辛弃疾
19 诗词五首
(五)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导入新课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
19 诗词五首
(五)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导入新课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走近作者
1、这首词的“词眼”在哪里?
2、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壮”,
3、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整体感知
听录音,体会诗的内容
4、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
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
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作者为什么要“醉”?为何要在梦中回到连营?
合作探究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几句写了什么内容?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两句中出现了哪些事物?从哪些角度写了什么内容?描绘一下你从这两句诗中看到的场景。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不是说作者杀敌只是为了自己的“名”?
5、“可怜白发生。”诗意在这里发生突然的急转。
前九句和这一句是什么关系?
6、“可怜白发生。”诗人何处可怜?是可怜自己经老了吗?
1、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地方。
这些句子表现出来的“壮”的内涵是什么?
精读品析
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 生”的慨叹?
3、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 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虽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激烈。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体现作者壮志难酬、心中愤懑不平的感情。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综合比较:
《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在写景、叙事、抒情上的异同。
拓展延伸
语文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诗词五首破阵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