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莫高窟
本刊编辑部去敦煌的路上,下起了小雨。气温降到只有几度,还一会儿侧风,一会儿顶风。一直到天黑了,才骑了137公里。不得已,只能在敦煌市区南郊的月泉山庄青年旅舍住下。青旅只住了3个人。一个英国小伙、一个法国小伙、一个中国小伙。向往莫高窟
本刊编辑部去敦煌的路上,下起了小雨。气温降到只有几度,还一会儿侧风,一会儿顶风。一直到天黑了,才骑了137公里。不得已,只能在敦煌市区南郊的月泉山庄青年旅舍住下。青旅只住了3个人。一个英国小伙、一个法国小伙、一个中国小伙。聊了一会就混熟了,我们相约第二天一同去莫高窟。
记忆中在小学的时候,就看过莫高窟的科教片,被莫高窟的故事深深吸引,可以说,一直以来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想象和向往。终于,我骑着单车来了。
莫高窟在敦煌市区以东25公里处,和克孜尔千佛洞一样,也开凿在戈壁深处的河谷中。传说一个和尚穿越沙漠,一道圣光照向河谷边的岩壁。受神灵的指示,他开始在岩壁上开凿洞窟。谁知这开凿过程竟历经了千年。莫高窟所在的岩壁为砂砾岩,非常适合开凿。加上敦煌干燥少雨,石窟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
从市区去莫高窟的车很多,我和几位外国朋友轻而易举就找了辆商务车,往莫高窟开去。车出市区后转向一片戈壁滩。当车驶入戈壁深处时,眼前出现了好多大树。想必这就是莫高窟所在了。
走过一个广场和景观长廊,就来到了片岩壁下。岩壁上高低错落布满了小门,有四五层之多。每道门就是一个洞窟。莫高窟有700多个洞,能参观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和资料中看到的不太一样,为了更好地维护洞穴和方便游客参观,每个洞口都筑起了厚实的水泥门框,还修上了崭新的栈道。改造后确实能更好地保护洞窟,但看上去少了那份历史的沧桑感。
游览一次只能参观8~10个洞窟。每个洞窟大门上都有锁。只有导游才能打开,参观完后再锁上。可想而知莫高窟的保护有多严格。莫高窟洞穴中有两大看点,一是丰富的泥塑佛像,还有就是震惊世界的壁画了。洞穴里灯光昏暗,众人的目光都随着导游的手电筒移动。虽大多游客对佛教文化研究不多,但都静静地听导游的讲解,用心去感受。
藏经洞是参观莫高窟必看的一个洞窟。洞内的佛像和壁画不是最精彩的,但这里发生的故事往往是人们了解莫高窟的开篇。人们可以不懂佛教文化,但都知道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知道他把经书分几批卖给了外国人。王道士成了千古罪人,遭世人唾骂。
历史对于王道士的争论没有停止过。王道士做了错事,但他是不是千古罪人?是不是莫高窟耻辱史的缔造者?我看未必。我查阅过很多资料,对王道士的评判上也有自己的看法。其实王道士并不是不识货只贪图小便宜的愚昧之人。在意外发现藏经洞后,王道士倍感震惊,曾给慈禧写过信,向清朝朝廷汇报过他的发现,但朝廷反应冷淡,只组织过一次文物的运送。
在运送过程中,负责的官吏私吞了不少文物,有些文物还受到破坏。对此王道士深感痛心,对朝廷也失去了信心。
斯坦因在说服王道士带走文物的过程中,也不是那么
向往莫高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