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向日葵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向日葵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潘颖慧 薛丽静 梁秀丽 于晓东 【摘要】吉林省分布最广而且发病率较高的向日葵病害有:菌核病、黄萎病、霜霉病和向日葵列当。本文就这几种病害、草害的发生情况、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生条件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向日葵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潘颖慧 薛丽静 梁秀丽 于晓东 【摘要】吉林省分布最广而且发病率较高的向日葵病害有:菌核病、黄萎病、霜霉病和向日葵列当。本文就这几种病害、草害的发生情况、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生条件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对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向日葵 主要病害 防治方法



向日葵菌核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造成茎秆、茎基、花盘及种仁腐烂。常见的有根腐型、茎腐型、叶腐型、盘腐型4种症状。
根腐型 苗期染病时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状褐色斑,扩展后腐烂,幼苗不能出土或随病斑扩展萎蔫而死。成株期染病,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逐渐扩展到其它部位,组织腐朽易断,内部有黑色菌核。
茎腐型 主要发生在茎的中上部,初呈椭圆形褐色斑,后扩展,病斑浅褐色具同心轮纹,病部以上叶片萎蔫,表面很少形成菌核。
叶腐型 病斑褐色椭圆形,稍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迅速蔓延至全叶,天气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穿孔或脱落。
盘腐型 初在花盘背面生褐色水渍状圆形斑,扩展后可达全花盘,组织变软腐烂,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菌丝穿过花盘在籽实之间蔓延,最后形成网状黑色菌核,花盘内外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黑色菌核,果实不能成熟。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内、病残体中及种子间越冬,第二年气温回升至10℃以上,土壤潮湿时菌核萌发。
连作田土壤中菌核量大,病害发生严重;子囊孢子萌发温限0℃~35℃,5℃~10℃萌发最快;春季低温多雨根腐重,花期多雨盘腐重;菌核埋入土中7~10cm以上很难萌发。
防治方法
与禾本科作物实行5年轮作,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一般3年后大部分活力丧失。
深翻 将地面上菌核翻入土中10cm以下,使其不能萌发。
种植耐病品种 耐病性品种有白葵杂6号、白葵杂9号等。
消灭传染源 清除田间病残体,发现病株拔除并烧毁。
适时晚播 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播种,使花期和雨季错开。
化学防治 春季播种前精选种子,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种衣剂包衣处理,%适乐时种衣剂,用量按药种重量比1:200进行包衣,晾干后播种;用于拌种的杀菌剂有:咯菌腈,~。恶霉灵,以药有效成分与种子重量比为1/1000~2/1000比例拌种,但不可闷种,随拌随播;土壤处理用药为:50%多菌灵3kg/亩,50%,40%,拌土50kg与种子同时施入穴内。以上三种方法可视情况选其一。

发病症

向日葵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探春文档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6-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