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丁啉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曹莉【摘要】 目的 评价吗丁啉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ER)的疗效。方法 将31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吗丁啉( mg/kg 3~4次/d,)+体位治疗吗丁啉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曹莉【摘要】 目的 评价吗丁啉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ER)的疗效。方法 将31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吗丁啉( mg/kg 3~4次/d,)+体位治疗,对照组单纯体位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结论 吗丁啉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疗效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
【关键字】 吗丁啉;新生儿;胃食管反充
新生儿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发育不健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出现反复吐奶,喂养困难,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窒息,尤其早产儿,故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辽宁省盘锦市妇女儿童医院对31例胃食管反流患儿治疗组采用吗丁啉+体位治疗,对照组单纯体位治疗。治疗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儿31例,所有患儿均符合GER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溢乳、呕吐、进食后即吐,食管钡剂或泛影葡胺造影可见反流入食管下段。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其中早产儿5例,对照组11例,男7例,女4例,其中早产儿3例,两组新生儿在体重,胎龄,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两组患儿在给予体位治疗方面无差别,即哺乳后立即取右侧仰卧位,头抬高,取40°~50°角,或轻拍背部。饮食上每餐少食、增加喂奶次数。两组均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mg/kg,奶前30 min服,每6~8 h服用,连续7~10 d,所有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监测两组呕吐消失时间,呼吸暂停减少次数、奶量增加、体重增长状况等。
疗效判断
①显效:用药3~7d症状改善,呕吐,呼吸暂停次数减少,奶量接近正常,体重增长15 g/kg以上,用药9d后呕吐及呼吸暂停消失。②有效:仍有呕吐及呼吸暂停现象,但次数减少,体重增长在5 g/~15 g/kg之间,奶量为正常量50%~70%。③无效:呕吐及呼吸暂停不减轻,奶量低于正常50%,胃内残留20%以上,体重增长5 g/kg以下。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5例,无效4例,%。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χ2=,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是指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进入胃内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从而引起新生儿呕吐。另外,新生儿GER的发生还与食管的蠕动、食管末端黏膜瓣、膈食管韧带、横膈脚肌钳夹作用及His角(胃食管角)等有关系,但首要的是LES的抗反流屏障,LES短期松弛是主要原因。故本病易发生于新生儿期,早产儿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较足月儿低,胃容量小,缺乏吞咽动作,所以更多见。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可引起
吗丁啉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