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体格检查
新生儿体格检查
为新生儿作体格检查时环境必须温暖、明亮、洁净。检查前医务人员须先洗手,并使手温暖,必要时带口罩;检查时动作要轻柔,速度要快,尽量在婴儿啼哭前把一些需要安静时检查的项目说显而易见,狼咽却不易马上发现,如婴儿总是呛奶,边喂边从鼻孔溢出,则应重点检查硬腭部。此外,高腭弓也是先天性畸形的一个常见特点,应留心观察。
五、颈部
新生儿通常显颈短,头好象直接长在胸腔上,臀牵引或产钳助产的婴儿,颈部因被牵拉而变细长。分娩造成的颈部肿胀常在一天后消失。如分娩时发生过胸锁乳突肌出血,则几周后可摸到同侧颈部花生大或橄榄大肿块,乃机化的胸锁乳突肌血肿,多
数可在3~7个月内自然消失,因此发生先天性斜颈者,也多可通过手法按摩自行纠正,仅极少数至2岁后仍未纠正者,可行手术治疗。颈侧偶见软软的肿块,多为先天性淋巴瘤,光照透亮是它的特点。新生儿脊柱生理性弯曲尚未形成,仰卧位时颈项部应贴于床面,若有空隙,提示颈伸肌张力过强,见于核黄疸早期。患化脓性脑膜炎时,同样有颈强这一脑膜刺激征。某些染色体畸变婴儿可见到颈蹼。
六、肩部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较常见的产伤,一般预后良好,应仔细检查有无骨擦音。如发现患儿的上肢姿势不对,或活动不自如,或局部肿胀,则应摄片确诊。如难产伤及臂丛神经,则可出现上肢麻痹,分上臂型和下臂型,前者可出现上臂不动,肩部挛缩,但握持反射存在,较多见;后者较少,发生较迟,有手部平滑肌挛缩,握持反射消失,治疗较困难。
七、胸部
新生儿胸廓呈桶状,两侧扁平,是因胎内受上肢压迫之故。少数新生儿有剑突外翻,有时可见乳房肿大,都是暂时的现象。偶见在正常乳头下有一副乳,虽属先天异常,但只要不影响美观,可不必进行手术。因肋骨水平位,新生儿呼吸以腹式为主,如出现明显的胸式呼吸,或胸廓吸气性凹陷,应
考虑为肺部病变引起的呼吸困难。新生儿呼吸频率通常为40~60次/分,较不稳定,常出现一过性的快慢变化,哭闹或洗澡后可增快至80次/分左右,不属异常。若持续超过60次/分,则为心肺功能不良的指征。呼吸节律多较不规则,间歇性呼吸很常见,即在一段规则的呼吸后出现一个短暂的(5~10秒)完全不呼吸,且可反复出现,未成熟儿表现尤为明显。如不呼吸时间长达15秒以上,且肤色由粉红转为紫绀,并出现心率减慢,则称为呼吸暂停,应立即处理和重点观察。
新生儿肺部的听诊和叩诊,其意义不如在成人和年长儿帮助大。只要呼吸正常,肤色好,就不必叩诊。新生儿患肺炎时,可不出现罗音。如呼吸音减低或双侧不对称,应进一步行X线检查。
心脏检查前应先予安抚或喂奶使之安静。轻轻的触诊可确定心脏位于右侧还是左侧,若触及强烈的心尖搏动,提示血液动力学改变,系由先天性心脏病引起。心脏叩诊较重要,初生头几天心脏显著扩大见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和心糖原累积症,先天性心脏病通常在出生一周后心脏逐渐扩大。新生儿正常心率为120~150次/分,睡眠时可降至70次/分,活动时可增至180次/分。多数新生儿可出现窦性心率不齐,早博也比较常见,多属功能性的,无须处理,一般一周后可消失。
新生儿时期的心脏杂音,其意义不能立即肯定。如初生第一天,若仔细检查约80%的婴儿可听到暂时性杂音,此时不要立即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除非持续3天以上;窒息后婴儿,因三尖瓣乳头肌功能不良,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在胸骨左缘三四肋间或剑突下偏左可听到III~IV级收缩期杂音,二三天内便可消失;新生儿缺氧时,在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可听到暂时性杂间,系动脉导管开放所致,缺氧纠正后便可消失。有些严重心脏畸形(或早期)并不产生任何杂音。又有时杂音突然消失,并非意味着改善,而是猝死的先兆。如杂音响亮而粗糙,且伴有呼吸急促、发绀,反复心衰,则强烈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八、腹部
正常新生儿腹部稍膨隆,较胸部略高。腹部平坦见于膈疝,也见于某些消化道畸形如食道闭锁或肠闭锁,并且因闭锁部位不一而腹部外形各异。因肠壁平滑肌发育不完善,发生肠梗阻时以腹胀为主,很少见到肠型。生生3天至1周内突然出现的极度腹胀,应考虑自发性胃穿孔。早产儿缺氧感染时出现腹胀,应考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肝脏常见触及,在右肋缘下1~2cm许,边锐质软。脾脏则在有的婴儿时而触到,时而触不到,乃因正常滑动之故。在深部触诊时,可触及左侧肾脏,而右侧肾脏往往被肝脏遮挡不易触及。新生儿腹部肿物最多见的是泌尿道畸形、肾胚胎瘤和卵巢囊肿,其次是胎粪性腹膜炎。
脐部检查是新生儿的一大特点,注意脐带是否脱落,脐部有无分泌物及红肿等。
腹部的先天性缺损有先天性腹肌缺如有脐疝,最严重的一望可知的腹部畸形是脐膨出和腹裂。脐膨出又叫脐带疝,与脐疝截然不同,透过其膨大突出囊膜(腹膜)可窥见腹腔的内脏;腹裂则为腹壁从中线处
新生儿体格检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