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落实幼儿感恩教育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落实幼儿感恩教育 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陈荣 强乐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早在《诗经》中便有记载:“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其意指要感谢 
 
落实幼儿感恩教育 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陈荣 强乐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早在《诗经》中便有记载:“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其意指要感谢别人给予的恩惠和好处,怀有想要报答的心意。基于传统感恩思想,中华民族感恩教育亦由来已久,如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中“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以及《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等教子醒世之典故。近代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全面和深入,感恩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阶段更是将其纳入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中。因此,教育者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幼儿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激,启发幼儿在识恩、知恩的基础上,形成回报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再主动去帮助别人的良性循环。
当前,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如阅读感恩绘本、在特殊节日开展感恩情感表达互动、组织帮助父母洗脚和捶背等活动。但是,我们在
实践中发现,当今社会实用功利逐渐成为最核心的衡量标准,仅通过几次形式上的感恩教育难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持续性的感恩自觉和意识,由此出现了部分幼儿在园表现出热爱祖国、感谢老师的态度,回到家里却自私冷漠,甚至对待长辈没礼貌的情况。如何引导幼儿真正理解感恩的内涵?我们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思考。
首先,明确幼儿感恩意识的发展阶段,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实施感恩教育。小班幼儿尚且不懂得感恩的概念,当被问及“你明白什么是感恩吗”时,他们会显露出茫然的状态,在成人的提醒下会将“向别人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等同于感恩,这是感恩意识的萌芽状态。中班幼儿比较能理解感恩的概念,并能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主动说“谢谢”,形成初步的感恩意识。大班幼儿能说出感恩的基本含义,知道感恩是对他人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并真切地表达心存感激,这是感恩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设计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中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非常突出,大班幼儿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已初步具备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小班感恩活动时,应直接告知幼儿什么时候需要向他人表示感谢,引导他们学会用谢谢和抱抱等方式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激,即“识恩”;针对中班幼儿,教师可以讲解关于感恩的经典故事,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感恩之心,即“知恩”;大班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主判断什么行为是正确的,在识恩的基础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即“施恩”。
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应该遵循事物运动的法则和人的天性来进行,要综合发展人多方面的才能。让孩子成为孩子,尊重孩子的天性。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
规律,摒弃揠苗助长、虚有其表式的教育。幼儿入园后向教师鞠躬,道一声“老师,早上好”;给教师送上亲手制作的节日贺卡,用文字和图画表示感谢;赠予教师温暖的言语、稚嫩的贺卡、亲手制作的玩具花朵等,这些都是幼儿感恩的表现。教师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引导他们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感恩之

落实幼儿感恩教育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