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际品牌在中国频现“双重标准”.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际品牌在中国频现“双重标准”
从食品到服装、从玩具到化妆品,从产品质量到技术标准、从售后服务到危机处理,国际品牌近来在中国屡屡遭受诟病,被指采用“双重标准”。这些品牌在中国采取“双重标准”是否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中国又是否存在国际品牌在中国频现“双重标准”
从食品到服装、从玩具到化妆品,从产品质量到技术标准、从售后服务到危机处理,国际品牌近来在中国屡屡遭受诟病,被指采用“双重标准”。这些品牌在中国采取“双重标准”是否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中国又是否存在让国际品牌有机可乘的标准“洼地”?
国际品牌在中国频现“双重标准”
最近引发诸多质疑的国际品牌强生,被曝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配方:在中国、美国等13个国家所销售的强生婴儿洗发水中,验出含有两种有毒物质;然而,在丹麦、日本等国家出售的同类产品,则不含有这些物质。
在食品行业,此类事件也屡掀波澜。2011年7月,零度可口可乐原液在台湾被检出当地禁用的防腐剂,可口可乐对此回应,该防腐剂在中国内地属于合法食品添加剂;2010年,麦当劳的麦乐鸡在美国被发现含有两种化学成分,而麦当劳中国公司回应称,两种物质含量均符合现行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由于各国标准指标各不相同,国际品牌是否“含毒”或“有害”屡屡引发争议。例如,在乳制品、服装、玩具等行业,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在相关指标上的较大差异同样多次引发争端。
而在产品被指存在问题之后,很多国际企业的应对态度同样“中外有别”。“强生22次召回都与中国市场无关”、“丰田车在中美执行两个召回标准”……一些跨国公司最终均以“产品符合我国国内标准”为由不了了之。
监管宽松、标准滞后为企业提供 隙
中者说,部分国际品牌为了获取更多利益或因违法成本低,降低产品标准或采取违规行为,使自身信誉受到很大损伤,这样做非常不明智。
除了企业自身追逐利益外,监管环境的宽松及标准的相对落后也会为企业提供罅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相关标准实施后,制订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需要适时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但邱宝昌表示,有些标准10年都未修订。
事实上,从食品、日化到玩具行业,我国标准屡屡被专家和消费者质疑“滞后”与“混乱”。邱宝昌介绍说,以食品行业为例,我国不同食品标准之间存在相互矛盾、交叉与指标不统一的现象。
“相关部门正在加快标准整顿的步伐。”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总工程师曹红介绍称,产品更新速度、各方利益角度不同等现实因素都会影响标准的修订,很多时候无法一蹴而就。
也有专家认为,国际品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标准是很常见的“国际惯例”,关键在于产品是否损害了消费者的安全及权益。
“基于研究强度和科学依据的不同,各国对同一物质是否有害也会作出不同判断。”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说,比如中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

国际品牌在中国频现“双重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好用文档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