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真正的武者 真正的武者精神.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真正的武者_真正的武者精神
  由一个一般的农家孩子,破格转成正式的体育老师,继而擢升为国家干部,这一切都因与武术结缘。沧州电视台的“沧州人物”栏目最近以“王志海的武术情怀”为题,报道了沧州劈挂拳名师王志海先生的己年事已高,接着教王志海习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便对王志海说:“你的武术功底已特别扎实,但你肩松腰活的特点更适合练劈挂拳,将来有机会,我把你举荐给郭爷,你跟他去学劈挂,武艺进步会更快。”但说过这话不久,肖玉峰老师便因病去世了。为了不辜负肖老师的愿望,1972年,20岁的王志海给沧州“郭燕子”(郭长生)的儿子郭瑞祥老师写了一封长信,诉说了肖老师的遗言,表示要跟郭老师习练劈挂。郭瑞祥见其如此心诚,遂收其为过门弟子,王志海也从今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二五更深苦练真功      沧州的劈挂拳,在清朝中叶传于河北盐山、沧州一带,并发展成两个支系。沧州南皮一支,到清末时传至赵世奎,民国初年,赵世奎在河北保定大军阀曹锟的武术营中,拜静海独流武术家刘玉春为师,习通背拳与苗刀,后遵刘师嘱托将劈挂拳的全部技艺传授与师弟郭长生。沧州盐山的劈挂拳,清末时传至黄林彪,黄又传与马凤图、马英图兄弟二人。1928年,南京中心国术馆成立时,同在馆内任教的郭长生和马英图两位老师将一度分为两支的劈挂拳进行了整理和修改,定型后的套路始终流传至今,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人们现在演练的套路,除动作更加连贯和劲顺力足外,两位前辈又在套路中揉进了静海武术家刘玉春所传合一通背中先进的激绞连环步法,迅猛剽悍的大劈大挂同激步轻进、摘腰巧退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加显明的攻守完备的独特风格。郭瑞祥老师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他既承家学,又拜马英图前辈为师,兼融两家劈挂之长,得沧州劈挂拳真髓。收王志海为徒后,郭老师每周挤出周三、周日两天时间,在沧县中学的北大岗、核桃林中向从50里地外赶来的王志海传授劈挂拳、疯魔棍和苗刀等技艺。自习练劈挂拳后,王志海如鱼得水,他每天早晨四点多起床,先是长跑十几公里,然后练习基本功,最终进行套路和器械的练习。他信任真功夫是练出来的,所以练功特别刻苦。练“乌龙盘打”,每天一打就是几百下;练习腿功,他把沙袋吊在房檩上,每次至少轮抽1000次;练习一个打斩的动作,一次要打3000下;练习劈挂拳的“搂桩”功法,他把缠上纸、布的粗木横绑在树干上,以腰带臂,双臂抡搂,起先时,直搂得手臂起泡、流出血水,然后上点药水接着搂桩……王志海刻苦练功,风雨不误,纯熟的技艺,过硬的基本功,使他在赛场上挥动双臂密如雨,猛劈硬挂赛抽鞭,行拳如大江奔流,起伏跌宕,一泻千里,又飘然潇洒,刚柔相济,伸展大方。   直到现在,年过耳顺之年的王志海仍坚持每天四点多起床,保持着二五更的功夫。用他自己的话说:“选择了练武术,你就练去吧,哪里是个头哇,没个练到头。…‘很多人练武术练不了这么好,是因为他们没有下到咱这功夫。”之所以自信,是因为他深知自己比别人多流了多少汗水、多下了多少苦功。过年是人们最喧闹的时候,而笔者在初二和王志海通电话的时候,得知他早晨仍旧起了个大早,酣畅淋漓地舞练了一番。我不知道中国练传统武术的人还有多少在坚持练二五更功夫的传统,但是至少在武风浓郁的沧州,在惜武如命的王志海先生身上,这种传统仍在继承。      四十不惑参悟太极      王志海虽然已

真正的武者 真正的武者精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ajie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