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的形象本质资料的论文.doc论文学的形象本质资料的论文摘要: 文学的本质是形象。因为第一, 文学语言的特性是它的构象性, 本身并不是自足的, 而是指向外部世界, 目的在塑造形象, 表现生活的感性形态, 因此语言不能成为文学的本质。第二, 文学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存在形式都是形象。认为文学的本质是形象, 可能遇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反驳。一是认为形象没有普遍性, 一是认为形象没有特殊性。但认真分析, 这两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近些年来,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理论界不大谈文学的本质问题, 有的学者干脆回避或否认文学的本质问题, 然而本质问题却依然存在。文学理论不是杂多观点的偶然堆积, 而是系列观念的有机组合。在这种组合中, 总有几块基石存在, 整个理论体系便建立在这些基石之上。文学本质便是这样的基石之一。对文学本质的不同看法,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理论的基本走向, 而且决定着文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因此, 在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日益模糊、混乱的今天, 重新探讨文学的本质问题, 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一讨论文学的本质, 首先有一个讨论的角度和出发点的问题。因为文学是复杂的, 任何复杂的事物其本质也不会是单一的。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 得出的结论也肯定不会一样。国内一般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探讨文学的本质, 从而得出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更具体地说, 是一种用语言来塑造形象的审美的意识形态的结论。这种学说着眼的主要是从人类的整个活动中将文学区分出来, 进行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探讨, 未能深入到作品之中。而文学作品乃至整个文学活动作为一个具体、复杂、系统的整体, 对其本质的探讨不能仅仅着眼于整个的人类活动, 满足于将它与人类的其他活动区分开来, 更应着眼于其本身,从中探索出更为符合其本性的结论。. 由此可见, 意识形态说虽然正确, 但也不是没有局限, 它透视了文学本质的一个方面, 却忽视了其他的方面, 而且就文学本身来看, 有些甚至是更重要的方面。笔者以为, 探讨文学本质的最重要的角度与出发点, 应当是也只能是文学作品。这不仅是因为在文学四要素中, 作品处于核心的地位, 也是因为作品是文学的思想、形式、功能等唯一的具有物化形式的载体,还因为在供我们研究的文学材料中, 作品是最为可靠、最为准确、最为长久、也最便于操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 文学的本质, 归根到底是由文学作品的本质决定的。因此从作品切入, 是把握文学本质的最好的途径。二从作品的角度出发, 文学有两大要素, 一是它所表现的生活, 一是它用来表现这种生活的语言。在我们看来, 表现在作品中的生活就是形象, 因为形象不是别的, 就是形式化了的生活, 即是经过作家主体的把握、转换, 去掉了其物质实在, 只留下其感性形式的生活。[1] 从这个角度出发, 文学的本质便只可能有两个, 或者是形象, 或者是语言。西方语言论文论反对文学的形象本质, 强调文学的本质在于语言。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第一, 西方语言论文论的语言本质论是建立在“现实是语言的建构”和“语言的现实决定着思想的现实”这两大理论支柱之上的, 而这两个命题虽然有片面的正确性, 但在总体上却是不正确的, 无法撑起语言本质论的大厦。[2] 第二, 不光文学文本由语言构成, 非文学文本也是由语言构成的。要肯定文学的语言本质,首先得确定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区别。而在我们看来, 文学语言的特性不
论文学的形象本质资料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