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梁代诗人王筠的论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梁代诗人王筠的论文摘要:王筠的文学创作活动与萧梁立国相始终,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地位;作为昭明集团的重要成员,他的命运也随着梁代政治的变迁而时有起落。王筠在唱和诗创作中确立了同韵自和方式;在闺情题材方面与沈约、萧统的风格接近,具有语言清丽、音声婉转、风格柔婉细腻、长于经营末句的特点。其“一官一集”体是按任官顺序编定编年体系列文集的典范,开创了文集体例史上的一个重要类型。关键词:梁代;王筠;生平; “一官一集”体;诗文辑录;强韵梁代文学家、书法家王筠字德柔,一字元礼,小字养,法号慧炬,生于齐建元四年(482) ,卒于大宝元年(550) 侯景乱中。他从齐明帝建武四年(497) 开始文学创作,秉承永明文学流风遗韵,驰骋文坛 54 年。王筠积极实践永明声律理论而得到沈约赏识,后来又深得昭明太子礼敬,其创作与萧梁立国相始终,经历了梁代文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又与帝室、高门贵族、上层僧侣及众多文学家有复杂的姻戚与师友关系,同时作家罕有其例。了解王筠,对深化梁代文学及古典诗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仕途人生与文学历程王筠今存诗文仅 67 篇,创作背景和系年多不可考,但《梁书》有传,结合相关史料,能够大体了解他与梁代政治和文坛的依违关系。自天监三年(504) 起家,至普通元年(520) 丁母忧去职,是王筠入仕后的第一个阶段。此前他已享有文学声誉, “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 23 岁释褐为中军临川王宏行参军,迁太子舍人,侍从幼年的昭明太子,踏上近 30 年的追随历程。. 天监六年,任南徐州刺史豫章王综主簿,参与神灭与神不灭的大论战;随着沈约迁尚书令、行太子少傅,又除尚书殿中郎,与之建立起密切的文学交往。此数年间,王筠在府、宫、朝之间不断迁转, 关键即是文学。殿中郎用人首重文学,梁武帝曾指出: “此曹旧用文学,且居鹪行之首,宜详择其人。”但因职非清要,素为琅琊王氏所轻。王筠态度却很积极,传曰: “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 ‘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 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他引陆机、王坦之故事为受职依据,倾向于以文华著称的陆机,所谓“何所多恨”显示出他作为文人的价值取向。天监九年六月,吴均随建安王赴任江州时,王筠与萧子云为之送行,吴均作《酬萧新浦王洗马二首》以留别,时王筠已任太子洗马。洗马掌文翰,既需文学素养,也用以积累官资。王筠在 10 年中已迁至太子中舍人,掌东宫管记,地位不断攀升,本传云: “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 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 ‘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其见重如此,筠又与殷芸以方雅见礼焉。”可见王筠在入侍东宫数年后,已成为昭明集团的中坚。更因文学追求的接近,尤得沈约激赏,时王筠为其郊居阁斋作有《草木十咏》,并受邀鉴赏《郊居赋》音律之妙,因表现突出,成为沈约眼中独步一时的晚来名家。随着王筠陪侍宫朝宴游活动的频繁,其文学才能也得到梁武帝的承认。天监十三年十二月六日,释宝志卒于建康,武帝于十四年八月将其葬于钟山独龙阜开善寺,并敕“王筠勒碑文于寺门”, 时王筠已迁为中书郎。另外,王筠在天监十三年至普通元年十月间又曾以中书郎兼湘东王绎府,直到母亲亡故。 16 年间,王筠累佐强藩,侍从东宫,又自尚书至中书

论梁代诗人王筠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1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