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例一议“精细化教学”
  科学探究,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领域中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举措,教师要多为学生发明探究学习的机会,特别要抓住每一种细节,把握每一次机遇,让学生不失时机地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收获,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例一议“精细化教学”
  科学探究,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领域中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举措,教师要多为学生发明探究学习的机会,特别要抓住每一种细节,把握每一次机遇,让学生不失时机地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收获,在探究中提高。实践表白,课堂上科学、有效的探究,是构建高效课堂、实现精细化教学的必由之路。
  【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六中有这样一道题:
  这个颁奖台是由3个长方体合并而成的。它的前后两面涂上黄色油漆,其他露出来的面涂红色油漆。涂黄色油漆和红色油漆的面积各是多少?
  学生自主解答后,我发现大体有两种不同样的答案,其一是这样的——
  涂黄色油漆的面积:
  [﹙65-10﹚×40+65×40+40×40]×2
  其计算成果为12800平方厘米;
  涂红色油漆的面积:
  65×40×2+40×3×40
  其计算成果为10000平方厘米。
  而另一种状况则是——
  涂黄色油漆的面积:
  [65×40+﹙65+10﹚×40+40×40]×2
  其计算成果为14400平方厘米;
  涂红色油漆的面积:
  ﹙65+10﹚×40×2+40×3×40
  其计算成果为10800平方厘米。
  学生的解题思路大体相似,而为什么会浮现这样两种不同样的成果呢?对此,我组织、指引学生进行了探究。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两种解法的差别在于1号颁奖台的高的取值不同样,即一种解法的取值为65厘米,另一种解法的取值为75厘米。由于题图中明确标注了40厘米、65厘米及10厘米等数值,则可以从中对三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取值,而正常状况下这多种量的取值在图中可以很容易得出来,为什么会有学生产生误解呢?究竟哪种取值是对的的?通过讨论、探究,最后人们一致觉得1号颁奖台的高为65厘米。
  学生甲:如果2号颁奖台的高是65厘米,那么原题的图中就应当把“65厘米”字样标在2号颁奖台的左边,因此根据“65cm”字样标注在1号颁奖台的正面上,我觉得65厘米是给出的1号颁奖台的高。
  学生乙:我观测到1号颁奖台正面左边的这条棱被提成两条线段,上面较小的部分是10厘米,而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下面较大的部分则为65厘米长,而这两个数字所有是标注在这两条线段周边的,因此1号颁奖台的高就是10厘米和65厘米之和,即75厘米。
  师:既然同窗们对题图中已知数值的读取存在分歧,目前我就给人们一种科学的解释——我们可以把题图理解成是由实际的颁奖台按一定的比例缩小而形成的,这就要有一种缩小的“尺子”,我们把它称之为“比例尺”,而在同一种图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一定的,那么同窗们就来求一下图中有关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