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三元论——以广州动物园为例.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三元论——以广州动物园为例
作者:李志华陈哲华来源:《广东园林》2017年第3期
摘要:以广州动物园规划为例,提出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的三元论。动物园规划设计应满足动物和游客的需求,采用以动物为本、融于自然,以人为本、归桩等(图3)。
以自然环境为本,融合人与动物
动物园规划设计应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创造人与动物相融合的自然环境。设计者须强调动物的感受、经验和生活,让参观者作为一个友好、礼貌的访客走进大自然拜访动物的家园,认识到人和动物在自然环境里是平等的,理应和谐共处,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拜之情。以环境为本主要体现在生态体验、园林景园、节能设计等方面。
生态体验
动物园应该逐渐摒弃过去落后的笼舍式和坑式展览,推行全景式、沉浸式和生态式展览。让游客走进动物的栖息地,成为动物栖息环境的一部分。
通过利用地形、植物、hahas等方法来进行遮挡和隔离,创造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利用壕
沟等隐性隔离方式展示不同的动物类群。模拟展出动物自然栖息地和生态环境中的社群关系,从以往的动物个体展示转变为自然环境的展示,让动物园从一个“展览动物的地方”变成“会有动物出现的地方”(图4~6)。
园林景园
广州动物园现绿化景观较为单调,达不到生态展示的要求。园内应加大园林绿化的投入,进行景区、景点的调整改造,引入多种优良的观叶、观花、观果植物,采用草、灌、乔组团式栽植方式,实施立体绿化等多种方式,使园区绿化景观质量得以大幅提升,让游人在观赏动物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环境。成片种植能够招引城市动物聚集栖息,及昆虫、蝴蝶采蜜的蜜源和果实树种、花卉,创造自然的生态景观。
节能设计
以环境为本,在对动物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注重生态节能,从源头上教育游客保护环境。园区建设应充分结合园址的自然环境,尊重现有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布置动物园分区,科学合理安排好各类基础设施。注重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方式和建筑材料,选择乡土植物,引入循环、无排放设施,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对动物园进行环境容量的预测和游客规模的控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动物园环境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归于自然
历史上,人类建造动物园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就是满足人类观赏、游乐的需求。据《诗经?大雅》记载,中国早在周文王时已在酆京(现陕西西安沣水西岸)兴建灵囿,自然放养各种鸟兽、虫、鱼,以供观赏[5]。游客是动物园服务的直接对象。动物园的设计应该满足游客游赏舒适、便利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现代城市动物园更应强调其保护教育功能,处处考虑自然和生态意识的传播。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展览方式、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和安全等方面。
文化传承
广州动物园和国内大多数城市动物园一样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国家的成长,经历了从苏联模式到岭南模式再到自然式展览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在进行动物科普教育的同时,也应让游客了解动物园的历史,激发他们对动物的了解和关心,培养其主人翁态度。传承地域文化需要创造让游客沉浸于本土文化的环境,设计应尊重地形、植被、气候等自然环境。动物展馆、服务建筑设施、景观构筑物、园林铺装等使用当地材料,造景植物多选择本土植物,设计风格追求岭南当地特色,这些都起着传承和弘扬文化的作用。
展览方式

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三元论——以广州动物园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