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沧州市咸水与微咸水的利用的论文.doc谈沧州市咸水与微咸水的利用的论文摘要阐述了沧州市咸水与微咸水的开发利用现状, 并介绍了咸水与微咸水的利用技术, 以期为解决沧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参考。关键词咸水; 微咸水; 开发利用技术; 河北沧州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5739(2010)02-0321-01 沧州是我均地表水资源量为 亿 m3, 地下水资源量为 亿 m3, 扣除重复计算量 亿 m3,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亿 m3 。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183m3, 为全均值的 61% 。按照国际公认的贫水与非贫水地区定量指标, 沧州为绝对贫水区。自 20世纪 70 年代以来, 为维持本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不得不大量超采深层地下水和依靠外调水源, 经过 30 多年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大, 并引发了地面下沉、机井报废、工程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地下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1] 。沧州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 使得浅层咸水、微咸水分布广泛, 水量比较丰富, 全市总面积 14 056km2, 其中 2~3g/l 的微咸水面积 4563km2, 占总面积的 32%, 资源量为 亿 m3, 可开采量 4亿 m3;3~5g/l 的咸水分布面积 2 085km2, 占总面积的 15%, 资源量为 亿 m3, 可开采量为 亿 m3; 大于 5g/l 的咸水分布面积 1 915km2, 占总面积的 14%, 资源量为 亿 m3, 可开采量为 亿 m3 。.cOm 1 咸水与微咸水的开发利用现状由于沧州淡水资源匮乏, 供需矛盾突出, 为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就开发利用微咸水。主要应用在咸淡混浇、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发展水产养殖、城镇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抽咸补淡等方面。 20 世纪 70 年代, 首先在沧县创造性地发展了机井组, 把深层淡水和浅层微咸水混配后, 用于农业灌溉。之后河北省水科院又在南皮县乌马营搞咸水灌溉试点, 采取直接利用 2~3g/l 和 3~5g/l 的微咸水与咸水, 在干旱时给作物浇关键水, 能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减少土壤溶液渗透压, 作物因得到必需的水分补充而增产[3] 。据 10 年定位观测, 微咸水、咸水灌溉小麦、玉米连作, 产量 6 960~8 355kg/hm2, 比不灌的旱作增产 120%~160% 。 2 咸水与微咸水的利用技术 咸淡混浇咸淡混浇就是在现有深井( 淡水井)旁, 打一眼浅机井( 咸水井),利用管道一体化技术, 将淡水和咸水通过一个混合罐, 按一定比例混合后, 进行农田灌溉。按照出水压力条件, 浅深井咸淡水混合的方式主要包括无压混合和有压混合 2 种形式。无压混合是指浅井、深井出水分别进入混合水池, 在无压状态下, 通过明渠或地下管道输水至田间(图 1) 。有压混合是指浅井、深井出水分别在有压状态下进入混合水塔( 亦称“限压通气管”) 或直接通过地下管道( 亦称“管道一体化混合”) 输水至田间[4]( 图 2)。目前, 把深层淡水和浅层微咸水混配后, 用于农业灌溉,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谈沧州市咸水与微咸水的利用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