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称谓》.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称谓》.txt都是一个山的狐狸,你跟我讲什么聊斋, 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 眺望你对别人的微笑, , 让我明白什么是纯粹的伤害。网上搜集整理,并至纯。古代称谓名词解释目录: 一、古代年龄称谓二、古代君主的称谓、探源三、我国古代贵妇人的称谓四、中华女性称谓五、我国古代教师的称谓一、古代年龄称谓不满周岁——襁褓; 2 ~3岁——孩提; 女孩 7岁——髫年; 男孩 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 岁——舞勺之年; 15~2 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 ——金钗之年; 13岁(女) ——豆蔻年华, 15岁(女) ——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 女) ——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 女) ——半老徐娘; 20岁(男) ——弱冠; 30岁( 男) ——而立之年; 40岁(男)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 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古代年岁的别称总角:指童年。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 “总角闻道, 白首无成。”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 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 “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 履大节焉。”及笄:指女子 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 “爰自待年, 金声夙振。”弱冠:指男子 20岁。二、古代君主的称谓、探源古代君主的称谓。夏、商、周代,天子的正号是王, 如周武王即可被称天子; 在秦汉至清代,天子则称皇帝。所谓“天子”,意指君主君临天下,犹天之子,如《》:“君天下曰天子”;《》: “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总之是为君主专制的神圣, 合法性而造说。古代的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称“孤”、“寡人”、“不谷”。“孤”,谓自己不能得众; “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谷”,可以养人,为善物,不谷即不善。这些都是君主的谦称。《老子》说: “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为孤、寡、不谷。”显然在“自谦”的背后,隐藏着笼络人心,以求巩固一己统治的目的。“朕”,在古代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我”。如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首句中云: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遂成帝王自称的专用词,别人是不准再用的。“天子”, “天子”即“天之骄子”,他拥有的权利是上天所赋予的,因此“天子”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万岁”,约始约战国,盛行于秦汉。“万岁”一词本是人们于喜庆时的欢呼语。如《》记冯谖替孟尝君烧掉债券, “民皆呼万岁”。秦汉以后, 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以呼“万岁”为常,遂成为帝王之代称。“陛下”本指侍卫在宫殿台阶下的国君近臣或侍卫人员。群臣与天子言, 不敢直呼天子,恐有渎圣颜,故呼其身旁侍卫之人以传达。“陛下”遂成为对国君的尊称。至今人们仍用这些词汇来尊称外国国家首脑, 但只限于外交场合了。古代对帝王称“君主”,又简称“君”。君字古体从“群”字,意即“群下之所归心也”(《白虎通》.号篇)。君字的本意,说明了国君是从原始的部落群体发展而来的,随着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原来部落首领逐渐成为以阶级压迫为基础的国家元首, 而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曰: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庶哉。”这里“元首”即指君,股肱指臣;《》更称“君为元首”,《说文》释君曰: “君,尊也, 从尹发号故从口。”“君”字意义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君”从作为“群下之所归心”的部落首领,转变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历史过程。与君主有关的用语;君主即位叫“践阼”、“践祚”、“登极”、“登庸”、“御极”。皇帝发出的指示, “命为制, 令为诏”,后也称“旨”或“圣旨”、“玉音”,全部具有法律效力。皇帝的文告称“皇榜”。清代皇帝的批示或文书称“朱批”、“朱谕”、“上谕”。臣下谄颂皇帝的诏令为“丝纶”、“纶音”。皇帝的容貌称“龙颜”、戴的帽子称“冕

《中国古代称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e4z4py8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17-05-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