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七下地理复习知识点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那么北京版地理七年级下册都有哪些复习的学问点呢?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北京版七下地理复习学问点,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版七下地理复习学问 北京版七下地理复习知识点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那么北京版地理七年级下册都有哪些复习的学问点呢?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北京版七下地理复习学问点,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版七下地理复习学问点:地球和地图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①纬度的改变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改变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北京版七下地理复习学问点:天气与气候
.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上升100米,℃。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①从大气中着陆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渐渐削减。
③南北回来线旁边,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状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改变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
北京版七下地理复习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