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双桥烈士英雄事迹报告 1932 年 12月6日, 国民党刽子手——剑阁县县长吴龙骧, 在金仙场屠杀了 24 位参与升中革命起义的英雄和不满国民党黑暗统治的进步人士。这是一场血泊剑南边区的重大惨案, 震惊了全川。由于广大人民对反动政府的深仇大恨, 在历史的积怨中萌发出顽强的反抗力量, 从而更加信心百倍地紧跟共产党, 积极参加革命斗争, 直到 194 9 年 12月8 日,金仙地区人民载歌载舞迎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国后, 在党的英明领导下, 人民当家作主, 热火朝天的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为了缅怀革命先烈, 中共剑阁县委、剑阁县人民政府在长岭乡双桥村建立了烈士陵园, 并竖起了“升中起义烈士纪念碑。”以前, 人们习惯称“升中暴动”, 党史上称“升中农民革命起义。”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30 年,中共四川省委即派地下党员到南部县升中和剑阁接壤的村社, 发动组织贫苦农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经过两年多的严密组织工作,于 1932 年 11月 25 日(农历十月二十八日)夜里,在中共四川省委委派覃文、罗敏、张友明直接指挥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升中寺农民起义。当晚占领了升中区署的全部枪支,打死副团总付文生, 区长赵昌文闻声潜逃。第二天( 26日), 升中召开了万人大会, 宣布“川北工农红军”成立。南部保城寺等乡属,于 26 日被农民游击队占领。 3 25 日夜,剑阁县双桥游击队乘夜奔程,次日占领了南部的青杆垭。升中周围六七里一片沸腾, 贫苦农民大展威风, 国民党区乡保人员及恶霸地主四处逃命, 丧心病狂的四川军阀田颂尧立即调遣重兵镇压。 12月5 日,起义人员冲出突围,一部分隐蔽转入地下斗争,一部分由张友明带到南江与任炜章一起发动了南江起义, 迎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驻南江。升中起义,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具体步骤, 是中国革命历程的重大举措, 也是紧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部署, 一次农民运动的大胆实践。 1927 年8月7 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 党史上称“八. 七会议”, 这次会议决定的革命阶段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即是“土地革命运动”。“土地革命”运动的方针是:建立武装部队,发展革命根据地, 开展游击战争,武装夺取政权,实行农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 1927 年秋天,毛泽东发动的秋收起义获得成功,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明火执仗的向国民党开了炮火,展开了游击战争。这一举动, 激励了全国 100 余处地方的人民用枪杆子夺取了政权。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导下, 各地陆续建立起十多个革命根据地, 发展红军 30 余万人,建立起共产党领导指挥下的人民军队。然而,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好形势深恶痛绝,进行大肆屠杀。 1927 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在上海逮捕屠杀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一次逮捕 500 余人,有 300 人被杀, 制造了震惊中 4 外的“四. 一二”大屠杀惨案。国民党政府为了加紧他的血腥统治, 1927 年4月8 日,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史称“伪政府”。 1930 年2 月,蒋介石调集 10 万重兵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连5 次,其中有 4 次中国工农红军获胜,惟在 1933 年9 月第 5 次围剿中失利。共产党中央根据地革命形势, 果断作出决定, 撤出根据地。红军从江西的瑞金绕道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进行了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四. 一二”大屠杀后,中共中央决定加强四川党的组织建设, 把四川籍的党员派回四川, 如王维舟、唐伯庄、穆清等。时任共产党军委书记周恩来指派李鸣珂任共产党四川军委书记。共产党四川省的党组织,早在 1923 年从苏联留学的共产党员王维舟率先在宣汉县成立起共产主义小组,以后的四川省党组织领导人有袁诗尧、吴玉章、穆青、张秀熟等, 他们革命意志坚定, 紧跟全国的革命形势, 与共产党中央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紧密配合,有声有色,步调一致。然而,蒋介石伸向四川的魔抓,一连制造了“三. 三一”、“二. 一六”、“”惨案,杀害共产党四川领导人杨闇公、袁诗尧、付烈等。为了抗击国民党的反革命大屠杀, 1930 年,中共四川委派出省军委书记、曾参加“”南昌起义的共产党员李鸣珂深入到川农村,开展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工作,建立起中共升中区委。 5 中共升中区委, 把民主革命的宣传, 扩展到了剑阁的涂山、金仙、长岭等地的农村。 1930 年冬,区委派地下党员杨立勋到金仙联络农村贫苦民众,组织起来抗捐、抗债(高利贷) ;同时又派地下党员严友培来袁家沟(今双桥村)扎根串连,组织农民协会,发展游击队。培植武装力量。严友培系南部升中人, 是袁家沟袁登民的女婿。他来袁家沟帮袁跃祥做长工,暗地里联络苦大仇深的贫
功德昭千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