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 课文二 5《玲玲的画》 人教部编
版
《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
1、认识 15 个字,会写 10 个字。重点写好“画、报、候、奖”等生字。
2、正确、流利、分 写。
(1) 件出示“画、幅、 ⋯⋯”等生字。
(2) 察字的 构, 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
点掌握“候、 ”两个生字,不要添减笔画。
(3)教 范写,引 学生再次 察 空,注意笔 。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 并仿写,教 提醒写字姿 。
5、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 10 个生字。
六、巩固
打开“基 - 《玲玲的画》”,一起来 关吧!
第二
一、复 入
1、 件出示 。
玲玲
端
一幅
催促
叭
乱
另外
及
虫
并且
糟糕
肯定
(1)指名开火 。
(2) 。
(3) 最喜 的一个 一句 。
2、回 : 文的大意。
二、合作探究
学生小 合作学 。
件出示 :
1、 文 了一件什么事?
2、玲玲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用彩笔画出来吧。
课堂交流,汇报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三、品读赏析
1、课件出示: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预设:玲玲对自己画的画满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课件出示: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 ”爸爸又在催她了。
预设:一个“又”字说明了什么?
已经不是一次了, 说明爸爸对玲玲的疼爱; 也从侧面说明玲玲画这幅画花了很长时间。
3、课件出示:
就在这时候, 水彩笔叭的一声掉到了纸上, 把画弄脏了。 玲玲伤心地哭了起
来。
预设:玲玲为什么哭了?如果你是此时的玲玲,你会怎样?
4、课件出示:
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 “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
很好吗?”
预设:“仔细地”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
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你觉得画什么合适?
5、课件出示: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
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预设:能不能把“想了想”这个词去掉?为什么?玲玲会想些什么?
玲玲为什么要画小花狗?你觉得玲玲的做法怎么样? “玲玲满意地笑了” 说
明什么?
6、课件出示: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 “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
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
预设: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你是怎
样理解爸爸的话的?
7、课件出示:
预设: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 (爱因斯坦)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四、拓展延伸
1、我会说。
我想对玲玲的爸爸说: “ __________ 。”
我想对玲玲说:“ __________ 。”
我想对自己说:“ __________ 。”
2、我会做。
遇到下面的事,你会怎么做?
(1)下课的时候,新买的衣服不小心被钉子钩破了。
(2)我和小朋友在家里玩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洒了一地。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 - 《玲玲的画》”,一起来闯关吧!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人教
部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古诗教学应注重策略,关键要体会古诗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 “方寸
之地意味无穷”,进而熟读成诵,积累于胸。
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内容
不难理解,故而遵循“淡化理解,熟读成诵”的古诗教学原则。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古诗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
思路提要: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 读诗—悟诗—品诗—诵诗—唱诗—写诗, 形式不拘一格,关键要把古诗学“活” ,在玩中理解,感悟,默诵这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正题,学习古诗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苏轼写的《六月二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