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可修改
小儿腹泻补液计算方法
低渗性脱水以缺 Na>缺水 血清 Na<130mmol/L 补 2/ 3 张液体
等渗性脱水 血清 Na 130-150mmol/L 之间 补 1/2 张液体
/ 2 张液: 2:3:1 液二 0.9%氯化钠液: 10%葡萄糖: l . 4% NaHC03(或 1
/ 6M乳酸钠 ) ;④1/3 张液:2 份 0.9%氯化钠液: 6 份 10%葡萄糖: 1 份 1.4%
NaHCO3;⑤维持液: 10%葡萄糖 100ml+5%NaHC035m1+10%KCl2ml。
补液的用羹及成分
1
可编辑可修改
补液应包括 3 个组成部分:累积损失、 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 补液的关键在于第 1 天 24 小时,重度脱水、 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严重酸中毒, 首先要扩容纠酸,继而继续补充累积损失、异常及继续生理丢失量。
待血循环和肾功能恢复后,机体自身就能调节。纠正脱水过程中,注意补钾。
第 1 天补液 三定:定量、定性、定时。三见: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镁。
定量: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婴幼儿重度脱水约 150— 180ral /(kg ·日 ) ,中度脱水约 120~ 150ml/(kg ·日 ) ,轻度脱水约
90—120ml/(kg ·日 ) ,学龄前儿童各度补液量应少补 1/4,学龄儿童则少补 1
3。
定性:溶液种类有等渗性脱水用 1/ 2 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 2/ 3 张含钠液;
高渗性脱水用 1/3 张含钠液。若根据临床表现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首先按
等渗性脱水处理。 低渗性脱水若血钠浓度 <120mmol/L,可补高张液, 常用高张液
为 3%氯化钠溶液。
定时:输液速度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补液速度主要分为 3 个阶段:
①扩容阶段: 恢复有效循环量。 对重度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 用 2:
1 等张含钠液 20ml/ks,于 30~60 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②纠正脱水阶段:补充累积损失量。 在扩容后根据脱水性质选用不同溶液 ( 扣除扩容量 ) 继续静滴。对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不需要扩容,可直接从本阶段开始补液。
本阶段 (8 一 12 小时 ) 滴速宜稍快,一般为每小时 8~10ml/kg。⑧维持补液阶段:
脱水已基本纠正,只需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 12~16 小时把余量滴完,
一般每小时 5ml/kg。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各度的输液时间大约分别为 24、20、 16 小时。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 简称代酸 ) :①轻度代酸患儿不另加碱性药; ②重症代酸可静脉缓慢推入 5%NaHCO35ml/ kg,必要时可重复 1 次;③已知 C02结合力,可按下式计算; (40-CO2V01%)X 0. 5X 体重 (kg) =所需 5%NaHCO3液 ml 数:④已知血酸碱度,可按下式计算: (BE 绝对值一 3)X 0 .3X体重 (kg) 所需碱性液数(mmol,lmmol
小儿腹泻补液计算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