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议阴阳学说(二):狭义阴阳.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议阴阳学说(二):狭义阴阳
刘彬 李平 【摘要】 阴阳学说构成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初学中医者的必修科目,而阴阳的涵义实有广义、狭义之分,其中狭义阴阳的内涵体现在“氤氲”、“混沌”、“冲和”等生命诞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理解这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1]”(《素问?调经论》)等等;与之对应的治疗原则有: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等等。
如果病变始自“冲和”之前的阶段,即先天阶段,对中医来说就比较棘手了。因为这类病变直接为后天发育埋下祸根,使生命不能沿正常轨迹发展,无法达到和合状态。倘若仅是先天禀赋不足,尚属可治之例;一旦先天之精气神出现质的缺陷,元阴元阳就会畸形分化,分化后的阴阳始终处于失和状态,这就不是仅靠调理功能可以解决的。因此,中医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唇裂等疾病是束手无策的。也正因如此,它自古即推崇优生优育,力争在“氤氲”和“混沌”阶段杜绝危险因素,化解危机于无形。
指导学生深入理解阴阳理论的特色
对人体之阴阳二气,中医倾向于视元阳为人身的主导。这一理念是中医从业者必须遵守的铁律。诚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1]。”
元阳之于人体,如同太阳之于大地。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如早晨初生的太阳,身心发育尚未健全,但朝气蓬勃;壮年时期如正午时分的太阳,光芒万丈,活力四射,体格壮盛,人格丰满;老年时期如夕阳西下,阳气衰减,动作迟缓,神机不旺,但身心健康的老人仍能发挥余热。一年当中,人体之元阳随着日照时间的变化,同大自然一道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象,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之说,常人之脉象亦有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涩、冬微沉的特点。一天之内,伴随太阳的东升西落,人身之阳气亦有固定的生物节律。“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1]”(《素问?生气通天论》)。
可见,阳气无时无刻不在维系人的生命活动,张介宾将其总结为:“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5]。”
3 对现行中医教材中有关阴阳学说的一点看法
现行中医教材论述阴阳学说的不足之处
当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所用之各版本《中医基础理论》,都明确叙述了阴阳之间相互交感、互根互用以及相对性、无限可分性等特点,但只是将之简单罗列,过于零散,缺乏层次感,容易造成学生思路混乱。笔者试将上述内容分列于“氤氲―混沌―冲和”这一生命诞生的整体过程之不同层次,并指明其与精气神、五行等学说的内在联系纽带,避免与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等现代哲学概念牵强附会而导致割裂感,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兼顾点、线、面的动态延展性思维方式,对系统地学习中医药知识不无裨益。
现行各类中医基础教材介绍阴阳学说时,一般都能涉及狭义阴阳,而又都或多或少地忽视广义阴阳。广义阴阳代表形神统一,神为形之主,是任何生命体都必备的物质和功能属性,笔者亦称其为“绝对阴阳”或“大阴阳”;狭义阴阳代表一对性质和功能相反相成的、各自都处在广义阴阳框架下的形神共同体,我们亦可称之为“相对阴阳”或“小阴阳”。要令学生在脑海中对阴阳

小议阴阳学说(二):狭义阴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住儿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6-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