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生评教”亟须走向规范.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生评教”亟须走向规范.doc1 “学生评教”亟须走向规范【关键词】学生评教; 评价标准; 评价权利【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 1005-6009 ( 2015 ) 43-0074-01 众所周知, 学生作为教学对象, 在与教师的长期接触中, 对教师的教学了解得最多、最深, 也最为完整。因此, 从理论上讲, 一旦学生将自己了解的信息进行适当整理后, 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依据应该是比较客观和准确的。然而, 在评价过程中却常常出现学生评教与实际情形不相符、教师对“学生评教”结果不信任等困窘现象。就目前所实施的“学生评教”的操作工具看, 还局限于调查问卷和学生代表座谈会等。调查问卷所呈现的评价项目往往也设计得比较随意。尽管每一份调查问卷都有具体的评价指标,但缺乏统一的评价模式或评价标准,有些还无法得到教师的信服。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来源于课堂, 但由于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和性格特点等差异, 也给评价区分造成了难度。从教师角度说, 由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未能给予正确理解, 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时也不相符, 特别是当评价不准确而严重挫伤了一些教师的积极性时, 影响教师本身的声誉以及在学生中的形象时, 教师对于学生评教活动的开展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抵制情绪。“学生评教”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评价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我们应在细致分析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 2 多实践、多探索。 1. 实事求是是科学制订评价标准的前提。学校应在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态度、教学个性等方面长期了解的基础上, 通过权衡利弊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评价水平和能力范围, 既不能过分拔高,令学生无法企及; 也不应随意降低,令评价流于肤浅。要根据学科、教师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评价项目要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突出重点,还原本质,明确目标。可以量化评价,如果过多罗列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 只是学生的感觉或感受, 就无法形成参考数据,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评价标准要设“线”,通过调查研究,设置评价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容易使评价严重失度,无法做到有的放矢。 2. 以生为本是凸显学生评价权利的关键。“学生评教”不同于“教师评教”与“行政评教”,其评价主体是学生。因此,评价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的评价都发自内心。因为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学生耳濡目染,在评教中学生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要让学生认识到参与教学评价的意义: 评价不是简单地“应付”学校派遣的“差事”,而是行使

“学生评教”亟须走向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hdjhty
  • 文件大小102 KB
  • 时间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