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孝何故不领情
王玲 不久前的一天,一位穿着入时的中年女性来到咨询室。一落座,便迫不及待地倾诉起她的烦恼:
她叫于燕,老家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从上中学起她在县城住读,后来到北京上大学。在京城安家以后,一直在为工作、生活而奔波尽孝何故不领情
王玲 不久前的一天,一位穿着入时的中年女性来到咨询室。一落座,便迫不及待地倾诉起她的烦恼:
她叫于燕,老家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从上中学起她在县城住读,后来到北京上大学。在京城安家以后,一直在为工作、生活而奔波。数年来,她每年只在春节时才能回家和父母待上几天。父亲病故后,七十多岁的母亲一直由两个弟弟轮流照顾。3个月前,她将母亲接到了北京,准备好好补偿这么多年来对母亲的“亏欠”。
自从母亲进了家门,她和丈夫就按安排好的计划进行。她先是托人买了国家大剧院的票,陪母亲去看演出,想让一直生活在小地方的母亲一饱眼福和耳福。演出结束后,她问:“妈,感觉怎么样?节目够精彩吧!”没想到,妈妈皱着眉头,说了一句“太吵了”便不再作声了,这让于燕一下子像掉进了冰窟窿里。
接着,于燕夫妇又“计划”着带妈妈吃遍北京有名的饭店。可这招妈妈更不领情,看着满桌的饭菜直摇头:“这菜太油腻,不能这么乱花钱,还是回家吃吧。”
每天下班回来后,她和老公分工,一人做饭,一人和母亲聊天。母亲要插手干点家务,他们都一概拒绝,说:“您都干了一辈子家务了,该享享福了。”
于燕想尽办法让母亲快乐,可妈妈并不开心。于是,怎样让母亲过得开心,成了她最大的心结。为了找到答案,她走进了北京红枫热线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听了于燕的叙述,我想,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年轻人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拼搏、奋斗,随后,结婚、生子,忙工作、忙孩子、忙车、忙房――忙得顾不上父母,待到自己功成名就后,突然发现,父母已经老了,于是急于补偿,要把多年对父母的忽略补回来,毫不吝惜钱与物,但恰恰忽略了对父母精神的慰藉。
我问于燕:“你的孝心让我感动。但是你是否想过,领妈妈去大剧院看节目、去高级大饭店用餐……你所做的这些,是你的需要还是妈妈的需要?”
“我的需要和妈妈的需要有什么不同吗甲”
“当然不同。你为妈妈做的这些事,说到底是为了完成孝顺女儿的心愿,是一种补偿心理。而不
尽孝何故不领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