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恒源祥文学之星’(2015 ― 2016 )参赛事宜”的通知总主题设计背景当代中学生成长路上的困惑和烦恼是什么?答案也许千差万别, 但角色概念的模糊无疑是最大的困惑和烦恼。有人说过,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难认识的不是世界, 也不是自然, 而是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认清了自己, 厘清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才能将自己融入社会生活实际中,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发挥自己的能力, 展现自己的才华。每个人因所处的生活坏境不断地变化, 我们成长的角色必然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儿女; 在学校,我们又成了老师的学生; 在社会上,我们又成为公民……各种角色的迅速变化和交叉转换对中学生来说是很难适应的。因此, 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 认清自己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并准确地“扮演”这些角色其实就是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标志。曾几何时,社会上对于中学生的总体印象是:任性、自我、孤僻、缺乏担当。不错, 作为独生子女的青年学子, 在蜜罐中长大, 在家人“众星捧月”的环境中生活,在所谓“张扬个性”的氛围中交际,在以“我”为中心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在“尊重学生”的教育背景下求学,在“唯我独尊”的环境中行事……这种先天的娇贵和后天的溺爱使得中学生责任感不强, 担当意识差, 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 更不 2 清楚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又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学生只有认清成长道路上的角色与责任,并学会担当, 才能不断进步, 健康成长。成长是中学生生活的主题。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担当是这个生活主题所赋予的重要内容。中国人崇尚君子,在短短两万字的《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而在《论语》勾勒的君子形象中,“担当”总是最为关键的人格标准。古时候是这样,当今社会也是如此。一个人来到世间,注定要参与到改变世界中去。你要么把世界变得好一点, 要么把世界变得坏一点。而要把世界变得好一点, 客观上就要求我们秉承核心价值观, 在成长的征途上不断树立担当意识。对当代中学生来说, 在这个国家和民族充满生机的时代,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抵制同生的时代,每一个学子都应该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自己担当的胸怀和勇气。何谓“担当”?担当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 也是一种行为。作为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之一, 面对家庭、社会、民族、国家赋予的使命, 不躲避、不推诿、不迷失、坦荡荡, 此乃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从另一个角度讲, 也只有勇于担当的人, 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才能在成长的途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本届大赛的总主题从成长开始,于担当落笔。具体命名为:我成长我担当。关于命题的具
关于“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恒源祥文学之星’(2015―2016)参赛事宜”的通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