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峨边彝族自治县重点林区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现状及对策.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峨边彝族自治县重点林区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现状及对策
摘要 本文分析了峨边彝族自治县森林防火目前存在森林資源丰富、防火树种较单一、可燃物增多、火源管控难和阻隔系统建设缓慢等现状,并提出了提高阻隔网络密度、以生物防火隔离带为20 hm2,随着峨边彝族自治县林业的发展及森林面积的增多,森林防火的压力也急剧增加。目前,四川省森林防火工作正在由被动扑救向主动预防转变,在南方林区生物防火隔离带的建设是一种阻止林火蔓延、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之一[4-5]。因此,应填补峨边彝族自治县生物防火隔离带空白现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林火阻隔网,发挥林火阻隔系统预防控制森林火灾能力,降低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几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损失率。 1 区域概况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山地的北部,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高山地低洼河谷类型,地理位置处在东经102°54′~103°38′、北纬28°39′~29°19′之间。地势由西南渐向东北倾斜,中部受横贯县境的大渡河影响,切割急剧加深,谷壁陡峭,形成狭窄的山地河谷地带。境内群山耸峙、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最高海拔4 288 m(马鞍山主峰),最低海拔469 m,相对高差达3 819 m。峨边彝族自治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地形高差悬殊,气温随海拔高度差异明显,降水随着海拔高低而分布不均,降水量总体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形成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的气象特点。
峨边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13个乡、1个经营所、1个林业局,地理位置和生态地位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属于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每年的重点防火期为当年11月初至翌年4月末,森林防火任务艰巨,防火形势严峻。路网密度4 m/hm2, m/hm2, m/hm2,%,通讯覆盖率40%。2003—2018年共发生森林火灾28起,全为一般火灾; hm2, hm2,损失的成林蓄积量达1 m3,;出动汽车178辆,扑火人工工日3 500个,。初发火灾一般多为林缘地面火,主要因无生物防火隔离带,导致火情蔓延至林区内,从而逐步形成树冠火[6-7]。
2 森林防火现状
森林资源丰富,防火树种较单一
根据峨边彝族自治县最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显示,该地区林地面积204 hm2,%。,、 hm2、,%、%、%。乔木林总蓄积达1 ,、、,分别占乔木总蓄积的 %、%、%。重点林区針叶林和阔叶林比重非常大,尤其是极易发生火灾的杉类和栎类比重较大,而防火效果好的阔叶林和混交林比重较低,导致峨边彝族自治县今后将长期处于防火严峻的形势中,再加上近些年林业“三大工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林区森林防火巡护战线逐年加长,森林火灾预防的难度极大[8-9]。
防火意识淡薄,可燃物增多
峨边彝族自治县特别是边远山区,防火意识淡薄,个别地方的部分村民,特别是年迈老人依法用火和安全用火意识淡薄,烧荒、烧地边等随意用火现象仍然存在,再加上近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初显成效,林下灌木、草本生长茂密,林缘及林内可燃物、易燃物越积越多,有些地方已超过发生山林大火的临界值(30 t/hm2),火险等级非常高。
火源管控难,资金投入低
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进入林区的人员、火源逐渐增多,加之布局分散,管理难度提升,导致发生火灾、火险的危险性增大[10-11]。当地地方财政减收、拮据,森林防火工作经费投入少,正常工作受到影响。
阻隔系统建设缓慢
根据相关文件《四川省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
—2015年)》,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应以生物防火带为主,包括林内防火带和山脚田边防火带。规划在全省营造生物防火带长17 730 km,其中林内防火带9 150 km,山脚田边等防火带有8 580 km。截止目前,峨边彝族自治县生物防火隔离带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根据《四川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提出重点在森林火险等级高、森林资源集中连片、高保护价值和重要保护目标等部位建设林火生物阻隔带,力争规划期末实现重点林

峨边彝族自治县重点林区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现状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vuv398013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