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避免师生之间的矛盾激化.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避免师生之间的矛盾激化.doc1 如何避免师生之间的矛盾激化初二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学生的生理发育相对较快, 而心理发育跟不上生理发育, 自身就成为一个矛盾体, 又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学业重,成长中的烦恼众多、开始注意人际交往、再加上部分同学在学习上多次受到失败打击,造成情绪不稳定,易急躁、易冲动, 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 逆反心理强, 从而普遍出现对抗情绪、抑郁自卑等心理障碍, 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与教师矛盾激化的现象不断发生。根据有关数据统计,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有如上文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 在此我想就如何避免与这些学生发生矛盾冲突, 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常说“心病需要心药治”,所以从心开始,多给这部分学生宽容和爱心宽容不等于不教育,只是教育的方式不能像对待心理正常的学生一样, 不能用“硬碰硬”的方式进行教育。由于他们心理调节能力差, 所以对他们的所犯错误尽可能不要小题大做, 要宽容地对待; 爱心不等于同情, 不等于要为他多付出什么, 只要在平常交往时多问候一下, 不要刻意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否则会伤害他们那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在以前遇到过这样一位女生,她是全校出名的“怪物”,不与他人交往,所有的集体活动要么不去,要么就站在那里不动,老师的教育不听,甚至有时转身就走。我知道她情况后, 让她和一位比较开朗的女生同桌, 也不找她谈话, 只是 2 每次到教室都去问候她一下, 每次她违反纪律都问一下为什么, 告诉她下次一定要做好。慢慢地我能跟她进行简单的交流, 她也不再对老师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次上自习课,她正在看一本杂志,我用手轻轻地敲她的桌子以示提醒, 并轻声问她自习课怎么看杂志呢?下课看行吗?她说不是我想看, 我是想看看你管不管我。结果她仅仅是需要得到我们老师的更多关注罢了。二、在遇到这种学生确实需要教育时,教育谈话时首先自己要冷静我们面对的是 12― 15 岁最叛逆、最抵触时期的学生,常有人把这个时期称为“狂飙期”“危险期”“反抗期”“躁动期”“疾风骤雨期”“人生峡谷期”。从这些名称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这个时期的特点,教育时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尽量用叫“移情法”或说是“同理心”的方法去教育。我把它理解为对教育对象的一种感受认同。只有我们认同他们当时的感受, 他们才会认同你的教育, 不把你放在敌对的阵营。只有用他能认同的语言,才能触及他的心灵。我们常常遇到有些学生把很简单的题说成很难, 不同的人对难和易体会是不同的, 那是他们自己的感受, 如果教师说这题很简单或者说是这么简单的题,首先是否定了他们的感受,再则是把自己的感受(或情感)来纠正了(或改变)他们的感受。如:“老师这题太难了。”“这题和上课时讲的例题是一样的,就改变了几个数字,很简单的!”“对你来说简单,反正我是不会做,简单你自己做去!”这样下去师生之间的矛盾就会激化。如果这样回答“老师这题太难了。”“这题是有点难和例题有点不太一样, 3 你仔细看看例题你会解出来的。”“那好吧!”仅仅是对学生情感的一个肯定,再怎么发展,这事也不会使师生难堪,学生也会很好地去学。三、有的学生有心理问题, 我们不能把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行为误当作道德问题产生的行为学生中常出现焦虑、抑郁、对抗等心理问题; 焦虑、抑郁的学生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作业马虎, 粗心大意, 不

如何避免师生之间的矛盾激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102 KB
  • 时间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