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会齐携手 共筑快乐社团梦.doc1 家校社会齐携手共筑快乐社团梦近年来,清福小学紧紧围绕“快乐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快乐管理、快乐课堂、快乐教研、快乐活动”为有效途径, 昭示着“做快乐教育, 育优质学生”的核心内涵。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自 2005 年开展艺体“ 2+1 ”互动活动, 构建以生为本的校本课程体系, 通过年级的艺体课堂教学( 低年级美术、花毽、花绳; 中年级器乐、足球、花绳; 高年级书法、排球、跳绳) 来实现艺体技能的普及化; 搭建以生为本的校园展示平台, 通过校级的艺体活动比赛( 艺术节、体育节) 来实现艺体技能的特色化。几年来, 艺体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 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艺体 2+1 ”虽然在提高学生文体素质方面有所优势,但是也存在师资不对口, 广而不精等诸多弊端。因此学校在原有开展“艺体 2+1 ”互动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积极摸索新的组织方式来对“艺体 2+1 ”活动进行改革与实践。一、潜心研磨,积极探索社团活动的建设学校本着“成长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的宗旨成立“快乐社团”, 向实现学校办学目标而努力。社团活动的总体目标:保证学生的自主性,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力求活动的成效性, 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营造优良的校风,真正把社团办成学生喜爱的家园、乐园、学园, 使社团活动的开设与发展成为学校打造“快乐教育”品牌的亮丽窗 2 口。社团活动的建设原则: 学校组织引导原则、专业教师指导原则、学生发展需求原则、学生参与自愿原则、定期评价表彰原则。二、坚持五定,有力保障社团活动的开展为使快乐社团发展有序开展, 清福小学精心制定社团活动方案, 定教师、定内容、定学生、定时间、定地点,坚持“五定”管理。 1. 多方协调,精选师资开展社团活动就是张扬个性,培养特长,发展特色。立足学校实际, 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学校从三个方面层层选拔精选师资。一是结合本土教师的特点与爱好配备校内专职教师; 二是挖掘家长学校的特长与兴趣招募志愿兼职教师; 三是寻求社会办学的特征与资源邀请合作教师, 三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师, 系统的设计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的开发社团活动的教育功能。 2. 科学规划,设置课程一个好的社团就是一门好的课程。本着这样的理念, 清福小学将把社团当作课程来做, 依据学校的课程规划实施的团体性、系统性的原则, 将社团活动分为年级和校级两个层次, 实现学生特长培养的普及化和特色化。(1 )合理划分类型。根据我校原有的艺体活动的开展情况,把快乐社团分成以下几个类型:艺术类社团; 体育类社团; 益智类社团; 综合类社团,学生可进行菜单式的课程模式选择,打破班级界限采用年级式运作, 即注重“个性”“特长”的培养,又使每一个学生都自主、全面发展。(2 )科学设置课程。课程资源来源的途径是丰富的,无论是教师, 还是学生, 每一位成员都是资源, 每个成员都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学校根据教师的特长、学生的兴趣设置课程, 初步划分为: 艺术社团包括舞蹈 3 小组、合唱小组、器乐小组、曲艺小组、书法小组、绘画小组; 体育社团包括花绳小组、球类小组、太极小组、武术小组、跆拳道小组; 益智社团包括剪纸小组、集邮小组、魔方小组、计算
家校社会齐携手 共筑快乐社团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