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彼岸花》经典观后感集
《彼岸花》观后感(一):小津安二郎
记得他当年接受不了有声电影,很有意思的一个老人,他镜头里的人都在自己的世界生活,不关怀政治,上学的时候学校拉片就很宠爱他的电影,说不上来的跟人私奔了;
平山也是苦恼缠身,由于他的女儿执意要嫁给自己心爱的人,
而他是执意反对的,甚至以“不参加婚礼”为要挟。
生活不总是如人意的,
他最终选择了妥协,
或许是拗不过现实,
4
或许是释怀了。
《彼岸花》观后感(六):温情下的妥协
坑爹,看得版本无字幕,再加上部分关西话,很多细节没听太懂,但这样或许会更留意小津的影像风格与电影语言……电影的叙事是小津该类影片的连续剧,这次照旧是嫁女,但呈现的是新与旧的冲突,传统的父权遭到了瓦解,父亲最终认可了现实,这是小津一以贯之的家庭伦理剧,电影的风格也是小津特有的,饱满的颜色,在淡淡的喜剧中流露出浓浓的温馨,戏中的设置很有意味的是,冲突的双发都是父亲与女儿,这里面明显融入的是一种意识形态,不仅是父权制遭到挑战,在开化的美国思想波及下,日本的男性对女性的束缚也陷入逆境,作为男权意识的拥趸,小津将这种没落又转化成老人与青年的对峙,小津看来,他是老之将至的人,一切都在变革,只好静静接受……
《彼岸花》观后感(七):摘抄朱天文写小津的选段(非影评)
“稍早两年,小津拍了第一部彩色片《彼岸花》。当时日本风行的事亮丽的美国伊士曼彩色,小津不用,却用了朴实的系的爱克发(Agfa)彩色。
于是小津发觉爱克发的红色,爱上爱克发红,此后到他去世前排的五部彩色片,几乎是极简主义没有颜色的颜色李,红色小道具处处可见。爱克发红,由于含蓄,所以明艳。
一种我最宠爱的艳。明智,英气,现代感。
而我有幸获赠一只爱克发红的茶杯,它曾经消逝在《彼岸花》片中,像是任凭放在桌上的。此杯由于小津特别钟爱,便请烧杯人北川氏又制作了一批作为其母丧礼后回赠友朋们的谢仪。一九六二年的春天吧,那时候。”
4
——摘选自朱天文 《红气球的旅行》之《Agfa红》
《彼岸花》观后感(八):小津的火车,开往春天
记得上次在《小早川家之秋》影评的最终写到,下一部小津,该是在春天里看了吧。南京这两天春光明媚的气象似乎也影响了我看小津的心情,结尾那个“妥协”了的父亲搭乘的那辆火车既开往女儿家,也开往春天。后面的故事怎样已不重要,故事里的冲突都和解了,但生活没有。
《彼岸花》中让我感觉最温和最诗意的女人是田中娟代,她从沟口的黑白跨进小津的彩色,气质的内核未改,但《彼岸花》隐隐让我感受到她在《望乡》中那最末一次绽放的竭尽心血炉火纯青,她在和很大男子的“丈夫”演对手戏时,好几次我都有点担忧她会不会冲破小津的隐忍,当她一次次地以禅定般的微笑回答我时,我突然感到一阵怅然,看完这一部,片单上就又少了一部小津。
过两天要去苏州赏春色、看春景了,搭乘小津的火车,开往春天。
《彼岸花》观后感(九):彼岸的幸福
越来越宠爱他细腻安详的镜头感觉,就像他拍摄的内容,最平实也最深
《彼岸花》经典观后感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