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轼《阮郎归·初夏》赏析]苏轼阮郎归初夏.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轼《阮郎归·初夏》赏析]苏轼阮郎归初夏
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苏轼《阮郎归·初夏》赏析,更多苏轼《阮郎归·初夏》赏析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苏轼《阮郎归·初夏》赏析]苏轼阮郎归初夏
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苏轼《阮郎归·初夏》赏析,更多苏轼《阮郎归·初夏》赏析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变更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见。下面是大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苏轼《阮郎归·初夏》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阮郎归·初夏
  宋代: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水沈一作水沉)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译文
  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凉爽吹入屋内。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芳香随风飘散;满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雨后的小荷,随清风翻转。石榴花衬着潮湿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漂亮女子正在清池边用盆舀水嬉耍,澄澈的泉水溅起就像晶莹的珍宝,一会儿破裂一会儿又圆。
  注释
  阮郎归:词牌名。此调名于《花草粹编》中注曰:“一名‘醉桃源’、‘碧桃春’。”双调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薰风:南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水沈:即“水沉”,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
  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
  玉盆:指荷叶。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琼珠:形容水的泡沫。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季节的闺阁生活,采纳从反面落笔的手法,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朝气。整首词淡雅清爽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上片写初夏已静静来到一个少女的身边。“绿槐高柳咽新蝉”,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一片阴凉幽静的庭院环境。“熏风初入弦”,又是初夏的气候特征。熏风,就是温煦的南风。古人对这种助长万物的风曾写有《南风歌》大加赞颂:“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据《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意即虞舜特制五弦琴为《南风》伴奏。这里的“熏风初入弦”,是说《南风》之歌又要起先入管弦被人歌颂,以喻南风初起。由于以上所写的景物分别诉诸于视觉(绿槐、高柳)、听觉(咽新蝉)和触觉(熏风),使初夏的到来具有一种立体感,显明而真实。“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进入室内描写。碧纱窗下的香炉中升腾著沉香(即水沉)的袅袅轻烟。碧纱白烟相衬,不仅具有形象之美,且有异香可闻,显得幽静闲雅。这时传来棋子著枰的响声,把正在午睡的女主子公惊醒。苏轼有《观棋》四言诗,其序云:“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诗句有云:“不闻人声,时闻落子。”这首词和这首

[苏轼《阮郎归·初夏》赏析]苏轼阮郎归初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6-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