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一、DNA分子的复制
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时间: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基因突变就发生在该期)
特点:边 边复制1, 半保留 复制
条件:模板 DNA两条链、原白质合成时期为(A ) G1期,DNA复制时期 为(B ) S期,核仁、核膜消失的时期为(D ) 前期,核 仁、核膜重新形成时期为(F ) 末期 。
细胞在分裂后,可能出现细胞周期以外的三种生活状态是 连续增殖、暂不增殖、细胞分化 。
实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实验材料: 植物根尖
实验步骤: 解离(试剂:20%HCL)、漂洗、染色(试剂:龙胆紫)、压片
实验的观察部位是: 根尖生长点
二、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1、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形态、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等的变化如下表:
染色体行为
染色体数
染色单 体数
同源染色 体对数
DNA数
间 期
I
复制
2n
0-4n
n
2n-4n
前
期
I
联会、交叉、互换
2n
4n
n
4n
中
期
I
同源染色体排列于细胞中央
2n
4n
n
4n
后
期
I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
2n
4n
n
4n
末 期
I
染色体数目减半
n
2n
0
2n
间 期
II
前
期
II
染色体散乱分布
n
2n
0
2n
中
期
II
着丝粒排列于细胞中央
n
2n
0
2n
后
期
II
着丝粒分裂
2n
0
0
2n
末 期 II
细胞一分为二
n
0
0
n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细胞类型
体细胞(从受精卵开始)
精(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一次
二次
同源染色体行为
无联会,始终在一个细胞中
有联会形成四分体,彼此分离
子细胞数目
二个
雄为四个,雌为(1 + 3)个
子细胞类型
体细胞
成熟的生殖细胞
最终子细胞染色体数
与亲代细胞相同
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子细胞间遗传物质
一般相同(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一般两两相同(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 异)
相同点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
意义
使生物亲代和子代细胞间维持了遗 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有重 要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生物的亲代和 子代维持了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遗传 和变异有十分重要的
一—第二次分茱L 次如精着心分架留 母翎胞单体分开、兢 N ~
N
: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N
N
N
N
受精作用:
发育
1 减数分裂 昧彳〔N) —«羞籍作用
生岫2N)——霭霉少产淄受精卵⑴)
注:N表示染色体数目
、时期
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特点不同;
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同源染色体
期 ① ② (3)
与②比较:①中染色单体分离.②中同源朵色体分离: ,①与③比较:①中有同源染色体.③中无同源染色体I
与①、③比较:②中有染色单体.①③中无染色单体
首先判断时期,如染色体无规律分布为前期,染色体排列在
中央为中期,染色体移向两极为后期;
其次判断分裂方式
奇偶数
「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
「有丝分裂 ”
I偶数! 减数第一次分裂杈无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
「有丝分裂
同源染色体有无
减数第一次分裂J联会或分开
{无:有丝分裂
有:减数第一次分裂
据减数分裂后期细胞质分裂方式判断细胞
初级卵 初级精 次级卵 次级精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或第一极体
根据染色体数目判断:
假设某生物体细胞2n,若染色体数目为4n是有丝分裂,n为减数分裂。
例:
下图是某种生物不同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
(1) 在A、B、C、D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
(2) A细胞中有 8 个染色体, 8 个DNA分子, 0 个染色单体。
(3)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
(4) 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
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分裂薄玻片标本,看到哪些现象是减数分裂细胞所特有的(B )
10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和10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若全部受精,则形成受精卵
(:A )
10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下(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