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docx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主控电路、控制输出模块、系统供电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主控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2、芯片U10、晶振Y1、脚7接电阻R3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接+5V电压,所述电容C31的阳极接电阻R31的一端、电感LA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接电容C32的另一端且都接地,所述电感LA的另一端接地。
[0005]所述芯片U1选用PIC单片机。
[0006]所述芯片U10选用AT24C02数据存储器。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08]1本专利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信号采集模块对室内温度、湿度、粉尘、有害气体,进行实时采集,计算处理后,通过控制输出模块输出,不仅实现了温度信号、湿度信号、粉尘信号、有害气体信号等,采集、控制功能,而且其精度得到了很大提升。
[0009]2本专利结合高性能结合高性能、大范围、低噪声的系统供电模块构建了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一般控制系统相比,降低了系统的噪声,增加了电路的可靠性。
[0010]3本专利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应用范围广,可以大范围推广。
[0011]4本专利的系统供电模块,彻底消除了过流保护现象,电源系统性能更稳定可靠。
[0012]5本专利具有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功能多样,使用灵活,操作方便和容易编程和维护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电路原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输出模块原理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供电模块原理图;
[0017]图5本实用新型的信号采集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9]实施例:
[0020]本实施例包括:包括主控电路(图2)、控制输出模块(图3)、系统供电模块(图4)、信号采集模块(图5)。
[0021]图2中,主控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2、芯片U10、晶振Y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芯片U1的引脚10接电压VCC,其引脚11接地,其引脚12接电容Cl的一端、晶振Y1的一端,其引脚14接电容C2的一端、晶振Y1的另一端,其引脚32接电容C3的一端、芯片U10的引脚2,其引脚35接电阻R3的一端,其引脚39接电阻R4的一端、芯片U2的引脚6,其引脚40接电阻R2的一端、芯片U2的引脚5,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阻R4的另一端,芯片U2的引脚1接其引脚2、其引脚3、其引脚4且都接地,其引脚7接地,其引脚8接电压VCC,芯片U10的引脚3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1的一端且都接地,其引脚6接电阻R1的另一端,其引脚7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且都接地,
[0022]图3中,控制输出模块包括光电f禹合器U4、三极管Q1、继电器K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

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21989820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