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账单感恩了谁
丹朵 《重庆晚报》刊登过这样一条新闻:重庆市一所学校上了一堂特殊的理账课,让100名初一学生说说“父母养你花了多少钱”。收上来的成长账单显示,父母为孩子平均花了18万元,最多达42万元,――成长账单感恩了谁
丹朵 《重庆晚报》刊登过这样一条新闻:重庆市一所学校上了一堂特殊的理账课,让100名初一学生说说“父母养你花了多少钱”。收上来的成长账单显示,父母为孩子平均花了18万元,最多达42万元,――看得出,学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更深层的目的,是让孩子理解家长,学会感恩和孝顺。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位母亲经常撩起自己的衣服让孩子看自己腹部的伤疤,说:“看看,这是为了生你才落下的!”言外之意是:“若不是为了生你,我也不会挨这一刀。”再进一步则是:“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拿什么回报我?”
而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妈妈为了生我,忍受了太多的痛苦。”进而认为:“我的存在是一种罪恶,我本不该来(到人世)。”
我当然知道,母亲并不一定要子女回报什么,可她无意间的表达,传递给子女的,或者说孩子收到的,就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偿还母亲。”这就是无奈,无奈有时会反弹为逆反,因为子女不堪其重。
自然界中,狮妈妈不会要求幼狮回报自己,它只是守护着孩子,让它们在游戏中学会捕猎,有朝一日,它们母子(女)会自然地分离;青蛙妈妈也不会让那些蝌蚪长大后记住它……动物们只是在单纯地完成着传宗接代的自然法则。地球上,也许只有人类,将哺乳动物的本能付诸感恩的范畴。
要知道,生育子女是父母的选择,教育和投入也是父母的职责和愿望,严格说来,这一切与孩子无关,不该成为孩子常常要牵挂的债务。家长为孩子付出的一切,孩子是根本无力回报的,要求孩子对这些既成事实负责,就等于给一个个弱小的生命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加之许多父母没有按照孩子的本性投入,他们是因为“我当年条件不好,才没学成,那么你现在条件那么好,就一定要学成”,或者是“我当年因为穷才会挨饿,那么你现在一定要多吃”。换言之,他们是让下一代为自己当年的未完成事件负责。
因此,许多回报的背后,是要求孩子完成自己的意愿,如果这样也算是孝道教育,那么孩子只能从父母那里学会一样东西――自己的事情要由别人负责,心理学将之称为“非
成长账单感恩了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