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烧伤护理
第一页,共二十七页。
*
掌握内容
1、 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疗法。
2 、烧伤病人的临床分期。
3 、烧伤面积计算、烧伤深度鉴别。
4 、烧伤病人的处理原则和创面、感染的护理
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一、及皮肤的真皮层
可有水泡,水泡剥脱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
有残存的皮肤附件,如无感染,可融合修复
需时3~4周,且常有瘢痕增生
三、烧伤的评估—烧伤深度的评估
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表皮松动,积液少
基底红白相间或略苍白
痛觉迟钝(深Ⅱ度)
基底苍白
痛觉迟钝
(Ⅲ度)
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Ⅲ◦烧伤
皮肤全层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胳
创面无水泡,如皮革状,痂下血管栓塞
痛觉消失
除小面积烧伤外,常需要植皮
瘢痕增生明显
三、烧伤的评估—烧伤深度的评估
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 Ⅲ°烧伤(Full-thickness burns)
Ⅲ°烧伤(Full-thickness burns) →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三度四分法将超过皮肤全层的烧伤称为四度烧伤
三、烧伤的评估—烧伤深度的评估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警惕:吸入性损伤
病史——燃烧现场相对封闭;
呼吸道刺激症状——咳出炭末样痰,声哑,呼吸困难,可闻哮鸣音;
其他症状——口鼻周围甚或面颈部有深度烧伤,鼻毛烧焦,口鼻有黑色分泌物
三、烧伤的评估—烧伤深度的评估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小儿烧伤治疗原则:
及早保护烧伤区域,清理外源性污染
治疗因创面渗出而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
预防全身感染,防止病灶发展
四、烧伤的治疗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Ⅱ◦以上烧伤面积
轻度:9%以下
中度:10-29%,或有III度烧伤但在10%以下
重度:30-49% 或III度10-19%
或虽小于30% 但伴有其它较重伤
特重度:总面积在50%或III度20%以上
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
1、有窒息的危险:与吸入性烧伤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烧伤和长期卧床有关。
3、体液不足:与烧伤后体液大量丢失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烧伤时皮肤组织受损、 创面污染、免疫力下降有关。
5、组织灌注量改变:与烧伤后体液丢失、循环血量不足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7、自我形象紊乱:与烧伤后毁容肢残及功能障碍有关。
8、疼痛
9、焦虑
10、气体交换受损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诊断
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补液过量,
少输库存血
3、无菌操作
4、监测呼吸功能
鼓励深呼吸,咳嗽咳痰
翻身拍背
雾化吸入
及时清除分泌物
必要时气管插管、切开和机械辅助通气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休克期的护理
一、严密观察病情,保证有效循环量
二、液体疗法
静脉补液原则
尽早实施、加强监测
原则 —— 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心肺疾患防过速
暴露疗法、炎热—经皮肤、肺的隐性失水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创面护理
目的:
保护创面、防治感染、促进愈合,最大限度恢复功能。
1、创面的初期处理(清创)
轻度:烧伤治疗以创面处理为主
重度:原则上在复苏、补液基础上进行
步骤:
1、剃净创周毛发2、清洁创周皮肤
3、灭菌水冲洗 4、水疱的处理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2、创面的包扎或暴露
包扎疗法:适小面积或肢体的浅Ⅱ⁰烧伤。
保护创面、减轻疼痛、及时引流渗液。
选择吸水敷料,包扎压力均匀
抬高肢体,保持关节功能位
检查有无敷料松脱、臭味或疼痛
观察肢体血运情况
预防中暑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暴露疗法:适大面积、头、会阴烧伤
环境: 温度28-32 °C、湿度70%
及时吸净创面渗液
环形焦痂:切开减压(胸部、四肢)
创面不覆盖任何敷料或被单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3、去痂、植皮
适于深度烧伤,愈合缓慢或不能自愈者。
4、感染创面的处理:
湿敷、半暴露、局部浸润
5、重度烧伤病人的基础护理
皮肤护理、痂下感染、疼痛护理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感染的护理
严格消毒隔离
严密观察病情
作好口腔、会阴部护理
导管护理无菌操作
合理使用抗生素:尽早、足量、联合交替用药
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
小儿烧伤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