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收音机的组装
实习时间
2013年4月22日——2012年4月26日
实习地点
南昌大学电工电子中心
一、 实习目的
1、 了10. C
urn. cn
建
16
瓷片电容
103
C11
1支
36
电位器螺丝
1料
17
瓷片电容
2 2 3或2 03
C3、C10
2艾
37
焊片、螺母
备1个
18
瓷片电容
104
C17. C20
2支
38
前后盖、大、小拨盘、磁棒支架
1套
一、收音机的原理
收音机原理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 送到耳机变成音波。
为了设法选择所需要的节目,在接收天线后,有一个选择性电路,它的作用是 把所需的信号(电台)挑选出来,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以免产生干扰,这 就是我们收听广播时,所使用的“选台”按钮。
超外差的特点是:将被选择的高频信号的载波频率,变为较低的固定不变的中 频(465KHZ),再利用中频放大器放大,满足检波的要求,然后才进行检波。
由于中频固定,且频率比高频已调信号低,中放的增益可以做得较大,工作 也比较稳定,通频带特性也可做得比较理想,这样可以使检波器获得足够大的信 号,从而使整机输出音质较好的音频信号。
在超外差接收机中,为了产生变频作用,还要有一个外加的正弦信号,这个 信号通常叫外差信号,产生外差信号的电路,习惯叫本地振荡。
在收音机本振频率和被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差一个中频,因此在混频器之前的选 择电路,和本振采用统一调谐线,如用同轴的双联电容器(PVC)进行调谐,使之 差保持固定的中频数值。
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电路说明
中波信号由LI, CA组成输入回路,进入IC10脚,与本振信号混频.
本振由Tl, CB, IC5脚内部振荡电路组成,465MHZ差频信号由14脚输出。
465MHZ信号经T1中周,陶瓷滤波器CF1选频,,从16脚进入中放,检波,再 由23脚输出。
已检波信号经C15耦合到24脚音频功放,到喇叭。
调频信号由TX接受,经C1送入IC12脚进行高放,混频,9脚外接CC接为调 谐选频,7脚接CC为本振。
中频信号又14脚经陶瓷滤波器CF2选频后,送17脚中放,并内部鉴频,,其 中IC的2脚外接鉴频网络,鉴频后的音频信号也由23脚输出,再由C15耦合到 24脚功放推动扬声器。
T1:中频振荡线圈,T2:鉴频器,T3:AM的中频变压器,L2:FM的输入回路电感, L3:FM的振荡线圈。
AM调整:LI, T1分别调高频部分的覆盖(配合CA顶端的微调)和中频振荡频 率(配合CB顶端的微调),T3调中频频率。
FM的调整:先焊上天线,L2, L3分别调整高频部分的覆盖(配合Cc顶端的微 调)和振荡频率(配合CO顶端的微调),调整时只要拨动电感的松紧度,其中 L3的调整直接影响收电台的多少,和收难收到的电台。若拨动L3效果不明显, 可以增减L3的匝数。T1,T2,T3基本上已经调在规定的频率上了,调整时只要左 右微调一下。
图1
(二)、贴片收音机
产品特点
1、采用电调谐单片FM收音机集成电路,调谐方便准确
制作收音机的实习报告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