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利润
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8
递延所得税费用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
112利润
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8
递延所得税费用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
础之间的差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
以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
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
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9
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其中:
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税率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减少)
-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减少)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10
以前年度亏损弥补
税法规定,企业某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在
其后5年内用税前利润弥补,从其后第6年开
始,只能用净利润弥补。
11
(三)收入、费用的结转与利润确定
1、结转各收入和费用账户的发生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12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13
2、结转“本年利润”账户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净亏损,作相反会计分录。
用利润弥补亏损,需要做会计分录吗?
14
三、利润分配的核算
年初未分配利润+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当期可供分配的利润
(一)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三)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15
(四)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五)分配给股东股票股利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权利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六)结转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以上发生的各二级科目)
结转后,“利润分配”下的各二级科目除“未分配利润”外,其余无余额
16
112利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