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面、体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几何模型或身边环境,指出体、面、线、点,能区分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
2、能从运动、集合的角度描述点、线、面、体的关系,并能适当的举例来说明它们的关系;
3、通过体验点、线、面、体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
学生举例并相互父流;教师展示一些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
一些例子,使学生感受到“体”,加深学生对“体”的概念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理解。
提问:观察这些几何体,想一想:包围
学生分析并回答包围着体的是
着体的是面?是线?是点?
面
问题3由“体”分解出“面”,
这是由整体迈向局部的第一
问题3
步;通过多举例和及时练习,
(1)看一看:三棱锥、圆柱、圆锥分
学生观察,并开展组内讨论,
加深学生对“面”的认识,理
别有哪些面?这些面有区别么?
教师参与其中
解“面”的概念。
教师归纳:数学中的面可以分为平的面
和曲的面,而在数学中“平面”一词具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面有
有特定含意,它是无限延展的。围成体
平的面、有曲的面。
的面只是平面或曲面的一部分。
练一练:围成下面这些立体图形的
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
的?
A
学生思考回答
©0
问题4利用长方体、圆柱、棱柱、棱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
问题4借助“面”的学习经验,
锥等熟悉的几何体模型,结合下列问题
小组派代表在全班父流
进一步认识线和点,用合作探
合作探究:
教师点评纠正
究的方式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
(1)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
师生共同归纳:
解;引导学生完整经历“具体
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
——抽象——具体”的认知过
分直线和曲线,
程,体会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2)线与线相交又得到了什么?他
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只
们有什么不同?
代表位置,没有大小,点与点
之间没有区别
(3)看一看,想一想,举出我们身
教师鼓励学生联想身边熟悉的
边符合线、点形象的例子
情景,尽可能多举例,并用电
脑展示出来与学生交流。
练一练: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的模型,它
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
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
学生练习
二、由静到动,探索关系
问题5我们知道物体运动时会留下运学生画图并相互交流动的轨迹,如果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
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
追问1:通过画图,你得到了什么结论?请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
追问2: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这一结论么?
问题6如果把汽车雨刷看成一条线,从几何的角度来观察他在挡风玻璃上摆动的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这一结论么?做一做,想一想。
问题7既然“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那么请同学想一想:当面运动时又会形成什么图形?
练一练:把下面第一行的平面图形绕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请用虚线连一连:
三追本溯源,探究本质
问题8观察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大型团体操的背景图案:
你能发现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什
学生
4.1.2点线面体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