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直奉大战的美者宝爱莲
《中华读书报》(2015年07月29日 12版)
大战进行中,她采访了冯玉祥,又抽空往太原采访了阎锡山。她受枪 击,受炮轰,遭赵倜士兵的伏击,无数次死里逃生。其勇气与职业精神, 与任何一个就是混迹于上海十里洋场各种社交场合,从半醉男女的胡话里,捞到一些 花边新闻,填塞报头报尾,借机也替自己物色结婚对象。当然,她的存在, 极大改善了《大陆报》办公室沉闷的气氛。
就是在这些社交场合里,她结识了出自上海名门的宋美龄,第一次知 道了中国的国民革命,兴趣开始转到了中国时局。
诚如英文谚语所说的,Every Dog Has Its Day (每只狗都会有 出头之日的),宝爱莲的出头之日终于来了。1922年,中国北方出大事儿 了。奉系张作霖与直系吴佩孚为主宰中国而争斗,终至无可调和,准备开 打。欧美媒体对此事非常关注,纷纷派员报道,而活泼好动的宝爱莲,主 动担起了这任务,代表两家美国新闻机构赴前线采访。
宝爱莲天资虽一般,胜在行动力极强。她有美国姑娘的所有优点:独 立,善动手,能吃苦,不怕脏,无娇气。她热爱户外活动,能跑,能跳, 上得山,下得水,还是熟练的摩托艇运动员。所以,一说上前线,脱下晚 装,蹬掉舞鞋,换上马裤旧衣,不管语言不通,不顾文化阻隔,挤上难民 成堆的恶臭火车就走。这一点,中国女性要几十年之后才慢慢学到。
她从上海一路北上,先在奉天采访了张作霖、张学良,又在北京采访 了徐世昌,然后南下洛阳见到了吴佩孚。这时,她的女性身份占到了大便 宜,吴佩孚对她大有好感,又是明志,又是赠诗,最后邀她共赴保定府, 到家里做客。所以,宝爱莲就以贵客的身份,在吴府内院勾留了多日,与 吴太张佩兰同吃同住,状如亲人。在西方记者中,她是真正“深入”到中 国军阀私生活里的唯一一人。而这段历史,在有关吴佩孚的所有研究资料 里,竟然付诸阙如。取而代之的,是难辨真伪的“德国姑娘露娜”。
宝爱莲住进保定吴府未久,就等到了第一次直奉大战正式开打。她冒 着枪林弹雨,第一时间赶到长辛店前线,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从战场退 下时,她挤在伤兵堆里,眼看着一个个年轻生命在脚边死去。后来换了一 列火车,整节车厢除她是活人,其余全是棺材,里头是一具具残损的尸体。
大战进行中,她采访了冯玉祥,又抽空往太原采访了阎锡山。她受枪 击,受炮轰,遭赵倜士兵的伏击,无数次死里逃生。其勇气与职业精神, 与任何一个男同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战结束后,她在保定采访了志满意得的曹车昆,回途经天津时,又采 访了将接替徐世昌的黎元洪。至此,中国北方的军政强人已被她一网打尽 了,剩下的,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群雄了。于是,她又开始计划南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直奉大战时,虽然战事发生在中国首都郊外, 虽然是中国人打中国人,但实时新闻报道的主力并非中文报,而是各种英 文报纸,包括《字林西报》、《文汇西报》、《大陆报》及其晚刊《星报》。 其中尤以《大陆报》系的报道最力。至于各中文报刊,大多翻炒西报内容。 翻开陈冠雄的《奉直战云录》,有关战事进程之描述,通篇援引各西报的 报道,无法从中文报纸中获得点滴。中国人的事情要从外国人的报道中了 解。
而《大陆报》对此场战事的成功报道,宝爱莲功不可没。她“嵌入” 在吴夫人张佩兰的内院,与“嵌入”在吴佩孚前线指挥部的男同事
嵌入直奉大战的美国女记者宝爱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