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品回扣与医生前途.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药品回扣与医生前途政府对医药行业几十年来实施了一道又一道管制,却始终无法遏制药价虚高的毒瘤, 只有让医疗市场化、公立医院去行政化, 医生才可能获得阳光收入。央视在 2016 年末放出大招, 连续曝光药品、器械和耗材的回扣黑幕, 引发医药行业巨幅震荡。医生情绪冲天, 怨气宣泄为: 合法收入太低, 体制因素作孽, 为了养家糊口, 吃回扣实属无奈。当然, 医界理性的自省之声亦顺势勃兴: 无论环境和体制因素为何, 送回扣、吃回扣均属非法的商业贿赂行为; 无论如何,吃回扣的医生遭到查处,咎由自取,没有任何辩解的空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种行业,中国从来都不缺乏浩然正气, 医界也不例外。然而, 作为一位深受回扣泛滥毒瘤之害的普通患者, 作为一位观察国家改革大业的吃瓜群众,也作为一位研究政府行为的专业学者, 我的职责是通过观察和分析, 希望能为读者在重重雾霾之中辨析一些不大容易察觉的因素,尤其是体制因素。我在自己都数不清的新旧媒体文章和学术论文中, 将以药养医、药价虚高和回扣泛滥的主要体制因素(注意:并非唯一) ,归结为政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购销的价格管制。价格管制是世界各国政府几千年来最喜欢采取的管控措施之一, 因为其貌似短平快, 能快速回应民众的诉求, 甚至平息民众的怨气。但几千年 2 的人类历史早已证明,价格管制无异于饮鸩止渴,管制失灵比比皆是。中国政府对医药行业几十年来实施了一道又一道管制, 却始终无法遏制药价虚高的毒瘤。不仅如此, 这些管制措施宛若七伤拳, 表面上看刚猛无比, 但实则伤人又伤己, 不仅扭曲了医院和医生, 而且毁了管制者的公信力,甚至一些管制者还跌入了管制措施自设的腐败大陷阱。既然如此,正确的改革之道不是用新的管制措施来弥补旧的管制失灵, 而是应该摈弃这些毁人不倦的管制措施, 代之以政府购买。政府通过医保机构对医药服务实施集团型的市场化购买,即建立契约化的新制度, 再辅之以公立医院去行政化, 尽管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却有极大的可能治愈以药养医、药价虚高和回扣泛滥的痼疾。以上所述的细节, 恕笔者在此文中不再赘述。本文仅关注医生在医药行业大变革时代的境遇。阳光高收入:从单位人转型为社会人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医生都属于高收入人群,自然也是阳光收入。如果医生的收入与可比行业( 例如教师) 的收入相比并不高, 那么最终倒霉的是所有民众, 即医疗行业无法吸引到足够的青年才俊加入, 到头来普通医生数量不足,优秀医生更加短缺。笔者是高校教师, 自己的家人以及远近亲戚( 除一位姨夫早就从企业医院退休之外) 无人涉足医药行业。但我以为, 如果与我拥有同等学历和职称的医生无法获得高我数倍的合规收入,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极不正常。可是, 非常糟心的是, 我们所处的社会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社会。众所周知, 医疗行业的供给侧由公立医院主导,而公立医院是事业单位。与国外属于公立组织的大多数公立医院不同, 中国的公立医院所处的 3 事业单位高度行政化, 政府对公立医院运行的方方面面实施自上而下的行政管控。除了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购销的价格管制之外, 政府对公立医院实施人事工资制度。实际上, 这是对医疗劳动力市场的一种身份管制、准入管制和价格管制。依照这种制度, 医务人员也包括医院管理层, 工资都写在窄窄的工资单上。很显然,工资单上的工资,对于医界的所有人,无论是院士、大咖

药品回扣与医生前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107 KB
  • 时间2017-05-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