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
石 嘉 [关键词]民族舞蹈;教学;改进和改革
舞蹈被称为“艺术之母”,因为在古代,舞蹈是与音乐、诗歌三者融为一体的。也有人说,舞蹈是“动作的艺术”,还有人说,舞蹈是“情感的艺术”,更有人说浅谈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
石 嘉 [关键词]民族舞蹈;教学;改进和改革
舞蹈被称为“艺术之母”,因为在古代,舞蹈是与音乐、诗歌三者融为一体的。也有人说,舞蹈是“动作的艺术”,还有人说,舞蹈是“情感的艺术”,更有人说,舞蹈是“时空的艺术”,依我看都有道理,只是视角不同而已。如果综合起来,舞蹈的全面定义应当是:“艺术的一种,是以情感为动力,以人体为工具,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在一定的空间之内合着一定的时间连续不断地运动,以鲜明的表面性特点外化人人思想感情,表现社会生活的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
其古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其年轻性表现在,在现代社会中,不论是在都市剧场,还是在民间晚会,甚至在家庭舞会与节日娱乐活动中,舞蹈都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
民族舞蹈,顾名思义,就是世界各个民族自己所独有的舞蹈。在中国,民族舞蹈又有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民族舞蹈,是指中华民族整体的舞蹈;狭义的民族舞蹈,是指我国56个民族各自独有的舞蹈。这里,狭义的民族舞蹈是广义的民族舞蹈的具体内容;广义的民族舞蹈又涵盖狭义的民族舞蹈的各个方面。我们通常所使用的是广义的概念。
民族舞蹈本身,既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艺术,因此民族舞蹈教学,就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与人民的要求。那么,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主要内容应当定位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思维的改变
思维方式与思维内容的改变,是一切改革的关键与前提,舞蹈教学改革亦然。无论是教学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教学者,都要在思维方式与思维内容上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使舞蹈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并取得显著成果。
所谓思维方式与思维内容的改变,集中体现在创造性思维上。当今世界,所有教育领域,都强调创造性思维,反对照本宣科、机械模仿,强调“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舞蹈艺术同样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强调创造性思维。这样一来,舞蹈教学就具有了舞蹈+教学的双重创造性,足见创造性思维对于舞蹈教育来说,是何等重要!
因此,舞蹈教学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目的,都必须紧紧围绕创造性这一主题和中心,这是不容置疑的世界大趋势。
作为舞蹈教学之一的民族舞蹈教学,当然也毫不例外,绝不能墨守成规、抢残守缺,也不是以“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由,因循守旧,躺在“传统”上自我陶醉。离开创新的继承,不是真正的继承。
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创造性、开放性、吸纳性、求新性、求变性诸多方面,这一切都要在舞蹈教学的实践中得以落实。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面对“知识经济”的21世纪,舞蹈教学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浅谈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