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略论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金融发展问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略论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金融发展问题
何祥勇 摘要:本文探讨了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金融发展的取向,提出了襄樊金融发展中应注意的五个问题及未来4年襄樊金融发展的相关构想建议。
关键词:金融;银行业;区域金融中心;省城副都为完善襄樊金融服务功能提出了现实的需求,我们必须为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搭建整合资源、吸纳聚集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平台,使襄樊成为吸纳和聚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的“洼地”,从而满足企业扩张需要,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因此。对应于襄樊经济发展的目标,襄樊金融未来4年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各类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翻一番达到800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翻一番达到1,60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数量达80家;建立区域性地方金融机构一城市商业银行,形成区域银行网络并争取上市;加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提升产业转移的金融服务水平。成立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机构,增加对转移企业的有效资金供给;构建有针对性的贷款担保机制,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完善有针对性的信贷管理制度,妥善解决承接产业转移中的融资体制问题;创新有针对性的业务品种,创新中间业务。满足转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优化融资结构,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无论从全国、全省还是我市企业融资来源看,均表现为“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格局。这造成金融风险的压力过分压在银行身上,使银行不堪重负;优秀的企业不能以低成本获得资金支持迅速做大做强,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也不能借助于资本市场建立健全起来。
从我市2008年年底的银行数据看,;:东风汽车、中航精机、新华光、襄阳轴承、湖北金环。,截止2008-12-,并且未有发行企业债券。其它未上市企业更没有发债的资格,企业通过发债融资的渠道几乎没有启用。
假定以股市融资代表直接融资,股东权益算做企业的直接融资,那么这个直接融资(/(+))%。即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为::。




与发达和改革以来历史上最高的20%(最高近30%)的水平相比相差甚远。如果仅以股本算直接融资占比仅为(/(+))%,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直接融资占比在30%-50%的比例相差甚远,说明绝大多数企业资金来源于银行,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系统导致金融市场结构失衡。
因此,未来襄樊经济要实现翻番,必须注重调整融资结构状况,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尤其是扩大在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推动全市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优质本地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发展。未来4年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多途道融资体系与金融体系,重视和加强政府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银企对接;重视和加强银行创新机制建设,提高融资水平;重视和加强资本要素市场建设,培植多元融资格局。进一步培育资本要素市场,多采取风险投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创新资本等手段,来增强投融资能力;进一步做好企业上市服务工作,力争到2012年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0家以上。

四、加强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是繁荣市场主体的迫切要求

襄樊市金融组织体系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类别,其中银行类体系最为完善,既有业务经营机构,又有宏观管理部门,其业务运行和管理行为对襄樊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巨大;证券、保险业务则全部是业务经营机构。在经济杜会生活的作用也逐渐在加大。全市现有各类金融组织机构35家(以市级为统计口径),其中银行类12家,保险类28家(财险15家,寿险13家),证券类5家(证券交易营业部),。
目前来看,主要是银行类市场主体与襄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差距较大,目前除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以外,银行类市级机构仅有11家,这显然不能满足辖内多样化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

(一)大量的产业转移企业和项目更喜欢与自己熟习的银行打交道,而辖内没有其钟情的银行分支机构;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个性化的银行服务。而目前传统的银行类分支机构,要么没有相关的金融产品,要么市场的定位达不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本地地方性金融机构块头小,资本金与信贷规模不足以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
因此,襄樊未来4年内要实现234的

略论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金融发展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刘禅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6-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