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与侠文化
太原与侠文化 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作《游侠列传》。司马迁 汉武帝的一纸诏令,名满天下的关中大侠郭解被迫亡命天际,他逃亡的最终目的地,是北地重镇太原。
元朔二年,为了充溢京师,汉武帝侠,最终不再被朝廷认可,《史记》、《汉书》之后,官史也不再为游侠立传。
外号苍鹰的洪洞人郅都,就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豪强侠客,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在酷吏们的屠刀面前,曾经风光无限的游侠们尊严扫地。
游侠的黄金时代结束了,郭解,在劫难逃。
隐藏在太原的郭解最终被官府擒获,而此时,一个轵县的儒生因为指责郭解而被郭解的门客不合时宜地杀掉并割去了舌头。继自己的父亲因为行侠而在汉文帝时被杀之后,一代大侠郭解最终被汉武帝下令灭族。
只要人世间存在着不平,侠就不会消逝,活跃于乡闾的平民之侠渐渐失去了光辉与锋芒,游侠隐入了江湖,甚至隐入了官府。
陈遵,官至京兆尹、廷尉,位列九卿之一,年少时即为游侠。中国最富传奇色调的皇帝汉宣帝因戾太子巫蛊之祸而流落民间时,喜好游侠,常和陈遵下棋,陈遵总是输多赢少。宣帝是个非常看重旧情的人,即位后,不弃贫贱时的糟糠之妻而将其封为皇后,曾下诏找寻年少时失落的宝剑。陈遵后来得到宣帝的重用,不久升迁为太原太守,宣帝在给陈遵的诏书中,回忆起当年博奕之事,宣帝甚至还清晰的记得陈遵的妻子君宁当时常看他们下棋。陈遵即使做官以后,也依旧保持着游侠风范,喜好结交天下豪客而疏于公务,做南阳太守时,曾因畅饮于寡妇左阿君家中,醉卧不归而遭到同僚的弹劾。
东汉名臣第五伦之孙第五种很早就名冠州郡,做兖州刺史时,权臣中常侍单超的侄儿济阴太守单匡贪欲凶暴,第五伦搜捕单匡下属四十余人,查抄的家财达五六千万,并因此而弹劾了单超。
中常侍,是负责传达诏令和掌管文书的宦官,权力极大,《三国演义》中大将军何进诛杀的蹇硕等人就是中常侍。当时,单超专断朝政,以第五种招降了三千余盗匪为由进行诬陷,将其流放到偏远的朔方,打算由单超的外孙担当朔方太守的董援借机报复。
第五种到兖州之前,手下有一名副官名叫孙斌,因其品德贤良而深得第五种信任。孙斌知恩图报,当他得知第五种被流放朔方的消息后,洞悉了单超的阴谋,找来挚友闾子直和甄子超,陈述了自己的安排,得到两人的赞同。于是,孙斌带领一批侠客星夜兼程一路追逐而去,在太原伏击了押送第五种的囚车,杀死随行的官吏,然后,孙斌将第五种扶上自己的坐骑,自己则步行护送,一天一夜狂奔四百里,得以脱险。
第五种隐居几年之后,一位从前同僚上书为他申冤,第五种得以赦免,孙斌也因此侠名远播。
据《史记》记载,西汉太原也曾产生过一位大侠,名叫卤公孺,也有称做鲁公孺的。司马迁说,在郭解之后,行侠的人许多,但高傲无礼不足称道,而卤公孺虽然行侠却有虚心退让的君子风度。我很想找到更多有关卤公孺的文字,但终究未能如愿。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史书上虽然难以再找到太原侠客的影子,但勇悍任侠的太原子弟历来从军戍边者极多。直到今日,军营之中仍有太原狼的说法,随意翻开诗集,我们就能得到印证。
唐代常建《塞上曲》中有云: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百战苦不归,万头怨秋月,太原诗人王昌龄《塞下曲》中有云: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中有云:凉秋八
太原与侠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