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词 两 首
官渡区曙光小学 黄登梅
词,古代又称长短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
9 词 两 首
官渡区曙光小学 黄登梅
词,古代又称长短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 溪亭 日暮,
沉醉 不知 归路。
兴尽 晚 回舟,
误入 藕花 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 一滩 鸥鹭。
/
/
/
/
/
/
/
/
/
/
一唱三叹 一唱一和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
(1)以《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为主的一方观点认为,“争渡”的意思是“奋力划啊,抢着划啊”。
(2)以《唐宋词鉴赏词典》为主的一方观点认为,“争”通“怎”,“争渡”的意思是“怎么划啊,怎么划啊”。
李清照的词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由于她过着平静、优越的生活,诗词多表现欢娱。后期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她饱受流亡之苦,诗词多表现哀伤,相思,也寄托了强烈的故国情思。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争渡,争渡,
知否?知否?
回顾,回顾,同学深情记住。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何故?何故?这般牵肠挂肚!
练习仿写:
比一比,看谁想得妙,标点用得巧,词句写得美。
如梦令
常叹时光易逝,
转眼六年将至。
同学情谊深,
老师恩情永记。
常记广场日暮,
笑看游人远去。
兴尽晚归途,
误入公园深处。
如梦令
练习仿写:
比一比,看谁想得妙,标点用得巧,词句写得美。
吟诵古词,吟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品读词句,品出词所描绘的意境。
凝练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学词的方法
如梦令(作者:黄登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