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与眩晕概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天理一、概述(一)什么是头晕? 头晕就是成年人就诊的常见原因,占就诊人口总数的 20% -30 %。而眩晕是头晕的一种特殊类型,尤其在改变体位时,患者主诉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不稳定的感觉, 可能房间或周围的物体都在旋转, 所以病人认为自己也在转, 甚至无法走路甚至不能起床。有时病人会出现恶心, 呕吐, 腹泻,心率和血压的改变,同时伴有恐惧和焦虑的情绪。(二)眩晕和头晕不是独立的疾病实体在神经内科,除头痛外,眩晕和头晕是最常见的症状,据一项超过 30,000 人的调查显示, 眩晕的患病率是 17 %左右, 超过 80 岁则上升到 39%。眩晕和头晕这两个术语涵盖各种病因和发病机制, 是多种感觉和感觉- 运动综合征。眩晕一般是由于前庭功能紊乱, 而头晕不是。视觉刺激引起的眩晕, 是因为二者没有达成一致( 例如, 高度眩晕或视动错觉)。单侧迷路病变、前庭中枢通路病变、耳石症可引起眩晕。二、眩晕综合征尽管不同的病理机制, 眩晕可以归类为眩晕综合征, 均表现出典型类似的症状和体征: 头晕/ 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其中: 感觉障碍: 头晕/ 眩晕; 凝视稳定性异常: 眼球震颤; 姿势控制障碍: 倾倒、共济失调; 植物神经系统: 恶心、呕吐、腹泻; 它们分别位于脑中不同的部位,都与前庭系统的主要功能相关联。(一)前庭系统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前庭眼反射( VOR ) 前庭系统是最重要的解剖结构, 是有关头晕的最重要解剖结构, 其中在头晕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前庭眼反射 VOR , VOR 包括三个动作:第一个是头部水平旋转的 Z 轴;第二个是头部伸屈的 y 轴;第三个是横向歪头的 x 轴。(二)前庭眼反射( VOR ) 前庭眼反射的三个平面代表的三维( 3-D ) 空间中, 前庭眼动系统负责的空间方向,具有感知自身运动、凝视稳定性和姿势控制 3 个功能。耳石症是发生在水平和垂直半规 VOR 内的感觉聚合异常。 VOR 连接一组相同的、特定的空间平面, 即水平、上下、前后方向, 对准主要方向拉动眼部肌肉。椭圆囊和球囊斑内耳石脱落,漂浮在内淋巴液中的耳石随着头或体位改变, 这些脱落的耳石颗粒撞击半规管壶腹嵴, 刺激前庭感受器而造成眩晕。耳石引起症状是重力和线性加速度的作用结果。这种双侧旋转和加速度作用,是对在相应平面上的头部的旋转运动作出的反应。三、头晕的发病机制头晕可以由许多因素引起,如血液循环障碍、内耳疾病、药物使用、创伤、感染、过敏和/ 或神经系统疾病均可引起不稳定感或头晕。头晕是可以治疗的, 但重要的是帮助患者确定原因, 以便实施正确的治疗。四、头晕单元中不同眩晕综合征在头晕单元中有很多不同眩晕综合征,如: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就是耳石症 BPPV ,占整个头晕病例的 % ;恐惧症体位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神经原炎、美尼尔氏病、双侧前庭病、心因性眩晕, 也就是焦虑症, 还有比较少见的一种癫痫发作叫前庭性癫痫、外淋巴瘘、还有其他各种病因。在门诊或急诊就诊患者中,眩晕的发病情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原因,发生于 %的患者; 惊恐性体位性眩晕( %) ;前庭中枢性眩晕( % ) ,包括脑血管和炎症性疾病(腔隙性梗死或多发性硬化[MS] ) ;基底/ 前
头晕与眩晕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