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目录目录
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
第四节 肺炎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一、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以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目录目录
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
第四节 肺炎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一、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性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同时有炎性细胞、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性主要导致了气道的高敏性(BHR),是一种慢性的,可逆性的气道疾病。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内因:遗传因素 伏痰、脾肺肾功能失调
外因:各种抗原(外界过敏原):1、 尘螨、花粉、蟑螂2、 感染3、 气候变化4、 食物(海鲜占25%)5、 气味6、 情绪、精神因素
7 、 运动和过度通气
二、病因
三、发病机制
自1995年WHO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出版的《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明确指出,哮喘是有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的反应性增高。由此确立了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
(一)免疫因素:气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哮喘的本质。
(二)神经、精神和内分泌因素: 哮喘的发病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但其具体机制不明。
(三)遗传学背景: 哮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患儿及其家庭成员患过敏性疾病和特异性体质者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四、诱发因素
1.呼吸道感染: 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为著。
2.吸入过敏原: 油烟、花粉、尘螨、油漆、化学气体等。
3.食入过敏原: 鱼、虾、鸡蛋、牛奶、食品添加剂等。
4.药物: 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等。
5.气温变化: 空气干燥、寒冷、大风等。
6.其他 : 精神过度兴奋、大哭大笑、剧烈运动等。
主要为3个S: S:Swelling (水肿) S:Spasum (痉挛) S:Secretion (分泌)
五、病理
病理变化:
六、临床表现
(一)急性期:
(1)前驱期可有普通感冒的一系列症状。如喷嚏、鼻痒、咽部不适或胸闷等。
(2)典型发作 症状: 可突发突止,气急、咳嗽、呼吸困难、青
紫、大汗淋漓等。体征:气急鼻煽,三凹征,两肺呼吸音延长或降低
,可闻及哮鸣音及粗细湿罗音。 重症患者可
听不到呼吸音。
(二)慢性哮喘(慢性发作) 指一年四季经常发作,或虽用药物控制,但缓解期甚短;
虽不在急性发作期,但亦常感胸闷气急,半夜常惊醒,并咳嗽气急伴有哮鸣音。
(三)缓解期
七、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2、肺功能测定3、X线检查
4、过敏原测试: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测定
八、诊断
≥3次;(3分)
;呼气相延长(2分)
(1分)
(1分)
(1分)
<5分者为可疑性哮喘
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年龄<3岁)
(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
,呼气相延长。
。
、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咳嗽)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常在夜间发作,运动后加剧,抗生素无效。
2、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缓解。
3、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气道呈高反应性。
鉴别诊断:
1、毛细支气管炎2、先天性喉喘鸣3、胃食管反流
(一)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
1.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支气管舒张剂。
是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
2.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3.抗胆碱能药物
4.短效茶碱
(二)哮喘慢性持续期治疗
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 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2.白三烯调节剂
3.缓释茶碱
4.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5.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6.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
7.联合治疗
(三)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
1.体位:半卧位
2.氧气:高浓度湿化吸氧
3.补液
4. 糖皮质激素: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儿童危重哮
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