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无公害芦柑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建瓯市无公害芦柑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摘要从芦柑种植地块选择、品种选择、适时栽植、肥水管理、培养丰产树冠、适时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建瓯市无公害芦柑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关键词芦柑;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福建建瓯中图分类号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 ( 2013 ) 19-0107-01 芦柑别名柑果, 颜色鲜艳, 酸甜可口, 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芦柑果实一般较大,但比柚小,圆形而稍扁,皮较厚,凸凹粗糙,果皮较易剥离,其种子大部分为白色[1] 。建瓯芦柑果实硕大,色泽鲜艳, 皮松易剥,肉质脆嫩,汁多化渣;味道芳香甘美,食后有香甜浓蜜之感, 风味独特, 饮誉中外。由于芦柑果实品质优良, 深受消费者欢迎, 长期以来售价均位居宽皮柑橘类前茅;目前芦柑畅销东南亚、港澳等 10 个国家和地区; 国内市场芦柑也深受欢迎, 市场潜力大。为提高芦柑品质, 增加果农收入,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必须进行无公害生产, 提高芦柑栽培技术。现将建瓯市无公害芦柑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种植地块选择种植无公害芦柑地块的要求较高, 应选择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质量等均符合无公害标准的生态环境[2] 。要求土壤肥沃呈微酸性,排水透气性好, 集中连片, 周围无化工厂、造纸厂、专业养殖场、垃圾处理厂、医院及污水排水管道等污染源的地块作为种植发展基地。 2 品种选择选用建瓯市特有的建瓯芦柑, 该品种主要表现为极晚熟, 无核或少核, 果皮接近于宽皮柑桔易剥的特点,并且具有果面色泽好、经济效益好、丰产性好、贮藏性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 3 适时栽植一般春栽在 2 月中旬至 3 月底,秋栽在 9 月下旬至 11 月初。定植密度为 4m×3m ,栽植 825 株/hm2 左右。栽植方法为先挖成宽 m 左右的水平带, 再在水平带的中间挖定植穴或定植沟,沟(穴)宽 100 cm、深 60 cm 左右。先在定植沟中按一层肥料一层土顺序施入有机肥,最上一层土厚要达 15 cm 以上,然后将芦柑苗定植在沟(穴)中,以保证根系不直接与肥料接触,而是与土壤接触。苗定植时要将土从外向内慢慢踩实,最后浇定根水[3] 。 4 肥水管理在雨后或土壤湿润时施肥, 肥效发挥快而充分、安全。作基肥用的农家肥需经过充分发酵腐熟, 且必须做到薄施勤施, 同时注意施肥后用土将施肥沟覆盖好。基肥一般在 11— 12 月施入,施肥量应根据树龄及其长势酌情增减。一般每株施肥沟底层先放入杂草绿肥后再施入腐熟农家肥 45 t/hm2 左右, 并与施肥沟内部分土壤充分拌匀,后用土将施肥沟覆盖好。追肥一般以硫酸钾复合肥为主,并配以腐熟农家肥[4] 。幼龄期以基肥为主,再适当施用硫酸钾复合肥,一般在 4 月下旬穴施 225 kg/hm2 ;6 月下旬穴施 300 kg/hm2 。追肥是在树冠滴水处挖穴沟施入, 每次施肥后都要用土覆盖好。施肥时及其以后 7d 时间内需保持土壤湿润或干旱时施水肥, 湿涝时施干肥; 树势生长强的少施, 生长弱的多施。施肥次数也要根据树体生长情况而定。春季是果树生长的重要时期, 此时也是干旱季节。在土壤太过干燥(起裂缝) 时也需灌足水。在新芽萌动时需浇足催芽水; 在大量开花期、幼果膨大期也应适量
建瓯市无公害芦柑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