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情结
尤 今 每当燕子轻盈地剪开冬的帷幕之后,我们便开始期盼着那细长的苇叶儿快快地生长。
每当布谷鸟快乐地站在枝头欢唱时,我们便开始在外婆的组织下进行一项快乐的劳动――采芦苇叶。
每年的端午节,是住在吴滩的粽子情结
尤 今 每当燕子轻盈地剪开冬的帷幕之后,我们便开始期盼着那细长的苇叶儿快快地生长。
每当布谷鸟快乐地站在枝头欢唱时,我们便开始在外婆的组织下进行一项快乐的劳动――采芦苇叶。
每年的端午节,是住在吴滩的外婆的大忙季节。端午节的前一天,她就开始煮粽叶、淘糯米、切咸肉、剥蚕豆、买葡萄干、拣蜜枣。午饭后,外婆就开始包粽子。等到傍晚时分,桌上就堆起了像小山一样高的粽子。外婆包出来的粽子特别漂亮,每一个都是那样清秀,就像她那灵巧的双手。
天刚上黑影儿,她便抱回早已准备好的柴火,把粽子放入大锅里煮,彻夜地煮。她自己呢,也彻夜不眠,守在旁边,不断往火堆里添柴、往大锅里加水。垂在耳边的花白的鬓发,为汗湿透,火光一照,亮晶晶的,闪动着慈爱的光辉。
而那一刻,锅子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她脸上那股专注而执著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在地头守望的农人。
当我们从渐浓的粽子的香味中醒来时,天已经泛鱼肚白了,而粽子还在锅里翻滚着。
外婆用湿毛巾把一夜不曾合眼的疲惫一股脑儿地一次又一次地抹去后,继续着她的守望。
粽子嘶叫了足足十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把粽子从锅内提出来,摆晾,然后,平均地分成几份,搁进竹篮里,外婆整天整夜的劳动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提着沉甸甸的粽子回家,一路上,我们就成了最骄傲的“天鹅”,而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也就丝丝缕缕地洒满了乡间的小路。
外婆的粽子有一种独特之处――糯米粒粒分明,绝不粘口。食毕,余香犹存,回味悠长。别人学她,总学不成。
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从不浸水,煮它一整夜,让它自然熟、自然香。”
粽子情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