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降脂中药研究进展.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降脂中药研究进展【摘要】阐述了高脂血症的有关概念,综合分析了降脂中药的研究进展,包括降脂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 近年来降脂中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概况等。【关键词】降脂中药; 高脂血症;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Progress in study of lipid-lowering Chinese medicines 【 Abstract 】 The origin and mechanism of hyperlipidemia are introduced. The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on lipid-lowering Chinese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is reviewed, which consists of study of lipid-lowering Chinese herbs and thEir ponents, and of thEIr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uses. 2 【 Key words 】 lipid-lowering Chinese medicines; hyperlipidemia; total cholesterol;triglyceride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高脂血症又是诱发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等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找高效无毒的降血脂药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高脂血症的药物研究很多, 中药在这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药源丰富, 毒副作用小, 疗效比较确切, 又有多种降血脂作用途径, 能够灵活组方、因人制宜,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高脂血症的有关概念血脂是指血液中所含脂类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 TG )、胆固醇( TC )、β脂蛋白、磷脂和游离脂酸等。正常人空腹浓度值( mg/100ml )为:甘油三酯 20~ 110 ,胆固醇及其酯 110 ~ 220 ( 胆固醇酯占 70%~ 75%), 磷脂 110 ~ 120 。临床上所称的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 HLP ) ,主要是指胆固醇高于 220 ~ 230mg/100ml ,甘油三酯高于 130 ~ 150mg/100ml 的人群。 3 脂蛋白是指与脂类结合在一起的蛋白质,包括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 、低密度脂蛋白( LDL ) 、高密度脂蛋白( HDL ) ,不同脂蛋白的脂质组成主要是量的不同,较少有质的差异。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化学组成 80% ~ 90% 是甘油三酯, 是机体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的重要形式, 所以当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 甘油三酯也必然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是将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转运到全身组织的主要形式, 它的分子最小, 胆固醇含量最高, 所以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时, 胆固醇总量必然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颗粒较小,蛋白质含量最高,能够比较自由地出入动脉, 可把动脉壁上的胆固醇逆向转运到肝脏中进行代谢后排出体外,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高密度脂蛋白的减少就意味着胆固醇总量的增高[ 1]。对于高脂血症,西药的疗效比较显著,特别是他汀类药物已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市场潜力。降脂西药主要有四类: (1 )苯氧芳酸类,此类药物有非诺贝特、吉非罗齐、苯扎贝特等, 它们降血脂作用强, 起效快, 降甘油三酯的作用比降胆固醇强;(2 )三羟甲基戊二酰- 辅酶 A 还原酶抑制剂, 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它们以降胆固醇为主, 降脂作用强,起效快;(3 )烟酸类,其中氧甲吡嗪较常用, 4 降血清甘油三酯的作用比降胆固醇强; (4) 泛硫乙胺, 为辅酶 A 的衍生物, 有降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的作用;另外还有胆酸螯合树脂类、氯贝丁酯类、亚油酸类等。这些药物在降脂的同时,会引起血糖升高、恶心、腹胀、腹泻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鉴于西药这种副作用的情况, 寻找新的有效降脂中药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医在临床上将高脂血症归于肝肾亏虚、脾虚痰湿、气滞血瘀等, 所以治疗时多用补益肝肾、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清热通便、消食化痰药,如:补益肝肾的有何首乌、女贞子、枸杞、灵芝、虫草、刺五加叶、桑寄生等; 健脾理气的有人参、绞股蓝、陈皮、甘草、山楂等; 活血化瘀的有蒲黄、当归、虎杖、牛膝、姜黄、三七、川芎、银杏叶等; 清热解毒的有马齿苋、黄芩、黄连、柴胡、漏芦、菊花、荷叶、葛根等; 通便的有大黄、决明子、虎杖等; 祛湿化瘀的有半夏、海带、昆布、泽泻、月见草、沙棘等。可见, 许多中药有降低血脂作用, 但在药效上各有侧重, 作用机理和途径也有所不同, 多种途径起综合疗效的中药才是较好的降脂药[ 2]。 5 降低血脂的途径主要有:(1 )抑制外源性

降脂中药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ihuai108
  • 文件大小94 KB
  • 时间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