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设计
和平小学东校
宋琼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藕、兴”两个字。
2、理解词的意思,品味词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的意思,想象作者当年溪游醉归《如梦令》教学设计
和平小学东校
宋琼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藕、兴”两个字。
2、理解词的意思,品味词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的意思,想象作者当年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
2、朗读并背诵
三、教学准备:
课件、李清照的生平资料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播放课件古筝曲)
同学们,伴着悠悠的古筝乐曲,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古典文学的园地,走进唐诗宋词营造的艺术氛围,一起来学习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板书课题:如梦令
二、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
1、你们学过哪些词?(《清平乐·村居》、《忆江南》、《水调歌头》)
2、你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
(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可配乐演唱。)
出示《如梦令》。
出示课件《如梦令》
这首词的题目是——(没有题目,师相机指出“如梦令”是词牌名。同一词牌可以填许多不同内容的词,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则没有题目,没有题目的,我们为了区分,往往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这首《如梦令》,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三、初读课文,领悟大意
现在,让我们眼到、口到、心到,去吟诵、去欣赏、去想像,来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
1、自读,读通读顺
要求:
读准一个多音字“兴”,认清一个生字“藕”的字形;读对停顿。
2、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读;齐读(各种形式朗读)(随机纠正错音)
3、咱们把词读顺了,一首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交流自学
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所想,老师相机进行评价补充。
四、品读悟情
1、经同学们这么一联想补充,这首由30几个字组成的高度凝练概括的词立刻丰满具体起来了,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么多美的画面。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也就是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这个字就是我们常说的
“词眼”。
2、来,读读这首词,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随机板书学生的答案)
3、围绕“醉”来感悟
4、板书:醉
这首词中的哪些句子,哪些词语让你读懂这个“醉”字?
再读。
①、出示课件1、2句
a、读1、2句,从哪里读出“醉”字了?
b、交流:“不知”(为何会“不知”?)
“沉醉”是啊,同学们想想,她是在哪里喝酒啊?(溪亭)
过渡:词人和好友品尝着美酒,欣赏着美景,如此诗情画意,日子过得好生惬意,那真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②出示课件3、4句
a、诗人醉后有何表现呢?继续交流:“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b、理解“兴尽”“藕花”:兴尽想告诉我们什么?由藕花我们联想到诗人在哪?
那又是怎样的一片荷塘啊?我给大家一幅图请同学们用学过的诗填一填
出示课件(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过渡:如果刚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话,
如梦令(宋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