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种类及使用方法显微镜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一、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当前使用的显微镜由一套透镜配合, 因而可选择不同的放大倍数对物体的细微结构进行放大观察。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能将物体放大 1500 ~ 2000 倍( 最大的分辨力为 μ m) 。(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附图 1) 1 .光学部分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和光源等。(1 )目镜通常由两组透镜组成,上端的一组又称为“接目镜”,下端的则称为“场镜”。两者之间或在场镜的下方装有视场光阑(金属环状装置) ,经物镜放大后的中间像就落在视场光阑平面上,所以其上可加置目镜测微尺。在目镜上方刻有放大倍数,如 10×、 20× 等。按照视场的大小, 目镜可分为普通目镜和广角目镜。有些显微镜的目镜上还附有视度调节机构,操作者可以对左右眼分别进行视度调整。另有照相目镜(NFK) 可用于拍摄。(2) 物镜由数组透镜组成, 安装于转换器上, 又称接物镜。通常每台显微镜配备一套不同倍数的物镜,包括: ①低倍物镜:指 1×~6×; ②中倍物镜:指 6×~ 25×; ③高倍物镜:指 25×~ 63×;④油浸物镜:指 90×~ 100 ×。其中油浸物镜使用时需在物镜的下表面和盖玻片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折射率为 左右的液体(如香柏油等) ,它能显著地提高显微观察的分辨率。其他物镜则直接使用。观察过程中物镜的选择一般遵循由低到高的顺序, 因为低倍镜的视野大,便于查找待检的具体部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粗略视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3) 聚光器由聚光透镜和虹彩光圈组成, 位于在载物台下方。聚光透镜的功能是将光线聚焦于视场范围内; 透镜组下方的虹彩光圈可开大缩小, 以控制聚光器的通光范围, 调节光的强度, 影响成像的分辨力和反差。使用时应根据观察目的,配合光源强度加以调节,得到最佳成像效果。(4) 光源较早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借助镜座上的反光镜, 将自然光或灯光反射到聚光器透镜的中央作为镜检光源。反光镜是由一平面和另一凹面的镜子组成。不用聚光器或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 凹面镜能起会聚光线的作用; 用聚光器或光较弱时, 一般都用平面镜。新近出产的显微镜一般直接在镜座上安装光源, 并有电流调节螺旋, 用于调节光照强度。光源类型有卤素灯、钨丝灯、汞灯、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等。显微镜的光源照明方法分为两种:透射型与反射( 落射) 型。前者是指光源由下而上通过透明的镜检对象; 反射型显微镜则是以物镜上方打光到( 落射照明) 不透明的物体上。 2. 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柱、镜壁、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和准焦螺旋等。(1 )镜座基座部分,用于支持整台显微镜的平稳。(2 )镜柱镜座与镜臂之间的直立短柱,起连接和支持的作用。(3 )镜臂显微镜后方的弓形部分,是移动显微镜时握持的部位。有的显微镜在镜臂与镜柱之间有一活动的倾斜关节, 可调节镜筒向后倾斜的角度,便于观察。(4) 镜筒安装在镜臂先端的圆筒状结构, 上连目镜, 下连接物镜转换器。显微镜的国际标准筒长为 160 mm ,此数字标在物镜的外壳上。(5 )物镜转换器镜筒下端的可自由旋转的圆盘,用于安装物镜。观察时通过转动转换器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6) 载物台镜筒下方的平台, 中央有一圆形的通光孔。用于放置载玻片。载物台上装有固定标本的弹簧夹, 一侧有推进器, 可移动标本的位置。有些推动器上还附有刻度, 可直接计算标本移动的距离以及确定标本的位置。(7) 准焦螺旋装在镜臂或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 转动时可使镜筒或载物台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成像系统的焦距。大的称为粗准焦螺旋,每转动一圈, 镜筒升降 10mm ; 小的为细准焦螺旋, 转动一圈可使镜筒仅升降 。一般在低倍镜下观察物体时,以粗准焦螺旋迅速调节物像,使之位于视野中。在此基础上,或在使用高倍镜时,用细准焦螺旋微调。必须注意, 一般显微镜装有左右两套准焦螺旋, 作用相同, 但切勿两手同时转动两侧的螺旋,防止因双手力量不均产生扭力,导致螺旋滑丝。(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成像原理光线→( 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镜检样品( 透明)→物镜的透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 →镜筒→目镜(再次放大成虚像) →眼。(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1. 镜检前的准备室内应清洁而干燥, 实验台台面水平, 稳固无震动, 显微镜附近不应放置腐蚀性的试剂。从显微镜柜或镜箱内取出显微镜时, 要用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平稳地取出,放置在实验台桌面上, 置于操作者左前方,距实验台边缘约 10cm ,镜臂朝自己,镜筒朝前。实验台右侧放绘图用具。 2. 调节光源如需利用外置光源, 宜采用散射的自然光或柔和的灯光。直射的太阳光会对观察者的眼睛造成伤害。转动转换器, 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
显微镜种类及使用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