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届高考必备物理学史总结一. 力学中的物理学史 1 、古希腊杰出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最早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 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物理学家; 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 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 发明了空气温度计; 理论上验证了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的规律; 还制成了第一架观察天体的望远镜; 第一次把“实验”引入对物理的研究,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打开了人们的新思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等。 3 、, 英国科学家牛顿: 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研究光的本性并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 4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 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G= × 10 -11N · m 2 /kg 2 (微小形变放大思想)。 5 、 1905 年爱因斯坦: 提出狭义相对论, 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即“宏观”、“低速”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6 、 17 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7 、多普勒( 1803-1853 ) 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 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二. 电、磁学中的物理学史 1 、 1785 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 借助卡文迪许扭秤装置并类比万有引力定律, 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2 、 1826 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 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 3 、 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4 、 1831 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5 、 1834 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6 、 1864 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并从理论上得出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7 、 1888 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用莱顿瓶所做的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并率先发现“光电效应现象”。 8 、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9 、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 的观点。 10 、 1832 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即在研究感应电流的同时,发现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三. 光学、原子物理中的物理学史 1 、历史上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 牛顿认为光是一种粒子流) ; 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2 、 1800 年, 英国物理学家赫谢尔发现红外线。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应用: 红外遥感和红外高空摄影。 3 、 1801 年,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 通过
高考必备物理学史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