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长歌行》的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节录的这首《长歌行》,是古代名歌《乐府歌辞》的后四句,平易通俗,琅琅上口。绝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的名句,许多人长以此用来勉励后辈。
学情分析:
学习识的字,利用拼音读一读。
提示:
(1)看图,要细致视察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读文,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
(3)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选自己喜爱的方式自读课文。
(1)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字读一读。
(2)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词读一读。
(3)谁情愿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3.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4.学习生字
(1)在书里画出今日要相识的'新挚友:长、川、何、复、归、努、徒、伤、悲。
(2)抽读卡片。
(3)指导写字。
视察字型:“歌”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川”独体字。视察如何写美丽这些字。
(4)板演,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初读课文,并且通过多种方式相识生字,学会规范书写。】
二、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 训练按下面的节奏读。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何诗/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小结激趣:诗歌读得太好了。能说说它的意思吗?试着说诗意。(要求不要过高)
(1)在小组里试着说一说。
(2)质疑问题: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试着逐句说出诗的意思。
(4)时间和流水一样一去不回头,我们应当怎么珍惜时间呢?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课文,说出诗句的意思,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加深,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多种形式读诗,并结合插图感受诗意。
分析字形,驾驭字的结构,指导学生巧记生字,并重点指导“歌、海、川”的书写。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复 习 案
拓展
延长 填一填。
长歌行
()()东到海,何时复()()。
少壮不()(),老大徒()()。
其次课时
学习目标:
背诵诗歌。
预 习 案
环节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老师精讲点拨
自学质疑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一读。
复习 归来 努力 哀痛 回来
歌声 山川 大海 难过 如何
2. 背会诗歌。
3.对字条。
(1)请把相对应的字条连一连。
百川到东海 ①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②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③到老年时,再难过懊悔也来不及了。
老大徒伤悲。④假如年青的时
小学语文《长歌行》的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