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死因调查语写出调查记录,即使达不到如此要求,也要将调查获取的主要信息如实记录下来。
2022/7/1
11
死因调查记录
调查记录:至少应包括死者生前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诊治情况,如疾病史、临床表现、就诊医院、诊断日期、所作过的临床检查和治疗情况等,并与上述有关项目的内容一致。
2022/7/1
12
死因调查记录
五要素:
致死疾病全称
最高诊断单位
发病诊断时间
诊 断 依 据
现患慢性疾病
2022/7/1
13
死因调查记录
调查记录五一致:
致死的疾病全称与根本死因一致;
致死疾病确诊时间与发病到死亡时间一致;
致死疾病诊断单位与最高诊断单位一致;
致死疾病诊断依据与最高诊断依据一致;
其他疾病与第II部分疾病一致。
2022/7/1
14
死因调查记录
慢性疾病必须要记录;
死者经医疗机构诊断,生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等慢性疾病,必须在死亡调查中给予记录。
2022/7/1
15
调查案例记录
例1:
长期慢性咳嗽约40余年,长期吸烟,与5年前就诊于县中心医院,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作过X线透视。无其他疾病史。XXXX年12月31日起突然不停咳嗽,咳脓痰,气急,送县中心医院急诊医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次年1月死于家中。
2022/7/1
16
调查案例记录
例2:
10年前在市一医院被诊断患有高血压,2年前在家中洗澡时突然跌倒,出现昏迷,后送区中心医院诊治,经CT检查诊断为脑溢血。经抢救 ,脱离危险、卧床不起,近四周大片褥疮感染,饮食减少,于2月1日死于家中。
2022/7/1
17
调查案例记录
例3:
死者于1990年8月开始有咳嗽、喀痰等症状;2000年出现胸闷、气喘,去市医院看病,拍胸片检查后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当时做了一些治疗;后来一直在家疗养,吃些中药 。近3年有心慌、腿肿等现象。 2006年8月胸闷难受,但未去医院,8月20日去世。曾有吸烟史20年,每日烟量约10支。
2022/7/1
18
调查案例记录
例4:
死者患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有反复胸闷、心悸史6年,病初至长宁区中心医院就诊,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房颤,此后长期服用扩冠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药物,近2-3年一般运动后即气促,近1年出现浮肿,不规则服用利尿剂,死前2-3天出现少尿、全身浮肿,未就诊,于2011年6月12日晨7:50分,家人发现其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大动脉搏动消失,死亡。
2022/7/1
19
调查案例记录
例5:
2005年区中心医院诊断为糖尿病。
近3个月胃痛、食欲不佳,2010年10月去中心医院治疗,手术切片诊断为胃癌;两周来胃痛加剧,无法进食,在家死亡。
2022/7/1
20
调查案例记录
例6:
2009年3月死者的脚部伤口未愈,送往大场医院测血糖诊断为Ⅱ型糖尿病,一直住院,后病情加重,脚部坏死,因Ⅱ型糖尿病并发症在家中去世。
2022/7/1
21
调查案例记录
例7:
患有高血压病史25年,普陀区中心医院诊治,1992年10月份突感右侧半身不遂,至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经CT诊断为脑梗塞,常规治疗后,家属送往养老院生活,生活不能自理,近10年来,精神渐萎,食欲差,于2011年6月9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养老院医师经听诊肺部有湿啰音,临床诊断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无效,2011年6月15日死亡于养老院。
2022/7/1
22
调查案例记录
例8:
有饮酒史30余年,平时喝白酒半斤一天。有肝硬化史4年,中山医院B超诊断酒精性肝硬化,死前3天大量呕血,家属即送中山医院,经检查明确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经抢救无效,家属要求自动出院,于2011年7月23日死亡于家中。
2022/7/1
23
死亡原因
引起死亡的原因从生物学表现可归为两类
一类为生理性死亡,即老死(老衰)这是由于蛋白质的硬化导致组织器官不能维持新陈代谢,机体完全衰竭而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终结。
另一类为病理性死亡,即因各种严重疾病,使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恢复的损害,或急性意外打击而引起的死亡,如荒灾、战争、地震、传染病对人口死亡有很大影响,表现为病理性死亡。
但这两类死亡原因均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目前为止,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人类对很多疾病在医学上还不能控制,生理性死亡极为少见。
2022/7/1
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